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湖北的兰大姐提着一袋家乡特产,兴冲冲地敲开上海邻居的门,想着分点好吃的给大家,拉近点感情。谁知道,隔壁小伙子一看她送的东西,脸都绿了,直接把东西扔进垃圾桶,还喊着“再送就报警”。这事儿听起来挺夸张,但背后是个大乌龙。
兰大姐来上海看儿子,带了一堆湖北的特产,想让儿子在这大城市里跟邻居处好关系。她带的是一种叫地牯牛的腌菜,圆圆的、白白的,看着晶莹剔透,吃起来脆爽开胃。在湖北,这可是家家户户都爱的下饭菜。她想着,送点给邻居,大家吃着好吃的菜,聊聊天,关系不就近了?
可没想到,隔壁的小伙子打开袋子一看,吓得不行。他以为这地牯牛是虫子,还上网查了,发现“地牯牛”这名字跟一种有毒的虫子撞了名。小伙子心想,这送的什么东西,害人啊?于是气急了,直接把东西扔了,还说了几句重话。兰大姐愣住了,送个家乡菜咋还惹了麻烦?
其实,这地牯牛压根不是虫子,而是一种草本植物。湖北人叫它地牯牛,别的地儿叫它玉环、宝塔菜或者葫芦菜。它的样子有点特别,圆滚滚的,像一串小珠子,晶莹剔透,吃起来脆生生的,特别爽口。营养价值也不低,富含维生素和纤维,市场上卖得还不便宜,算得上是绿色健康食品。
在湖北,地牯牛最常见的吃法是腌着吃。兰大姐说,腌地牯牛得先用牙刷把每颗小珠子刷干净,再晾干水分。然后一层盐、一层地牯牛,码得整整齐齐,密封起来放一个星期。之后再加点白糖、老抽和味精,搅拌均匀,等半个月左右,咸香脆爽的腌地牯牛就做好了。吃一口,嘎嘣脆,特别开胃。
还有人喜欢加点泡椒一起腌,酸辣爽口,夏天吃特别解腻。或者把地牯牛和腊肉一起炒,脆爽的菜加上腊肉的烟熏香,炒出来那味道,配碗白米饭,能吃三大碗!兰大姐这次带来的就是腌好的地牯牛,酸辣味十足,看着就让人流口水。她想着邻居尝尝这个,肯定会喜欢。
可上海的小伙子压根没见过这玩意儿。他上网一查,查到的是有毒的虫子,哪还敢吃?其实这也不怪他,地牯牛这名字确实容易让人误会。湖北人听惯了,觉得这是宝贝菜,可外地人乍一听,还以为是啥奇怪的东西。兰大姐一片好心,却被误会,挺让人替她难过的。
这事儿也让人想到,邻里之间分享东西,得先了解清楚对方的习惯。兰大姐是想用家乡菜拉近距离,可没考虑到上海的年轻人可能不认识这种菜。小伙子反应大了点,但也是因为担心安全。双方都没恶意,就是信息不对等闹了个笑话。
说到这儿,地牯牛的误会也让人想到,分享之前多沟通,能少很多麻烦。兰大姐的故事,让人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心酸。你说,要是你收到一袋不认识的“地牯牛”,你敢吃吗?换成你,会咋处理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