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上交所官网显示,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平发展)申请主板上市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
图片来源:摄图网
林平发展报告期内营收净利下滑,净利润依赖税收优惠,内控制度有待完善,募资扩产后或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
报告期内业绩表现欠佳
林平发展主要从事包装用瓦楞纸、箱板纸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一家具有自主研发及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6月,林平发展主板IPO获上交所受理,7月23日公司进入问询阶段。
不过,林平发展报告期内业绩表现似乎并不令人满意。2022年-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79亿元、28.00亿元和24.85亿元,呈持续下滑趋势。同期内,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4亿元、2.12亿元和1.53亿元,波动幅度超30%。
林平发展表示,2024年受台风“贝碧嘉”影响,公司厂房及仓库被淹,导致库存及生产设备产生损失,同时生产车间检修及停产30多天,产品销量下降导致2024年经营业绩有所下滑。
上述期间内,林平发展所得税优惠金额分别为9735.46万元、1.45亿元和1.23亿元,占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63.02%、68.65%和80.58%。也就是说,林平发展报告期内营收三连降,净利润波动较大,且七成左右来自税收优惠。
图片来源: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林平发展曾在2022年进行现金分红4418.84万元,占当期净利润比例约为28.69%,占当期税收优惠比例约为45.39%。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林平发展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李建设先生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88.40%的表决权。2022年约为当期税收优惠一半的现金分红款大多数也进入了实控人的口袋。
2022年-2024年各期末,林平发展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9.56%、40.04%和37.70%,流动比率分别为1.04倍、1.42倍和1.07倍,速动比率分别为0.75倍、1.18倍和0.86倍,资产负债率较高,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
据了解,林平发展所处的造纸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企业生产经营需要投入较多的资本构建厂房和机器设备等,同时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而公司自身融资渠道有限,主要通过银行借款和融资租赁等方式来筹措资金,存在一定的因资金周转困难而不能及时偿还借款或支付其他负债的流动性风险。
影响林平发展营运资金的还有其较高规模的应收账款。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82亿元、1.53亿元和1.84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5.00%、18.59%和27.62%,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
一旦下游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使林平发展面临着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收回的风险,进而对经营业绩和现金管理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引发上述流动性风险等。
产能利用率尚未饱和仍募资扩产
招股书显示,林平发展生产所需原材料主要为废纸和玉米淀粉等,能源主要为煤炭及电力。其中,废纸主要由邻近区域内资源回收公司进行供应,煤炭主要向国内大型煤炭企业直接采购。
2022年-2024年,林平发展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77.11%、73.68%和75.00%,占比相对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产品的生产成本,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
销售方面,林平发展产品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其中客户构成以直接客户为主,贸易商客户为辅。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名客户实现销售占比分别为24.46%、21.62%和17.00%,占比逐年下滑,客户较为分散。
据了解,瓦楞纸、箱板纸单位价值较低,运输费用占比较大,存在一定的经济销售半径。林平发展销售覆盖区域主要为以周边邻近省市,销售重点区域为“苏、浙、皖、鲁、豫”地区,其中安徽、江苏地区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额比例较高,区域性特征明显。
从行业地位来看,林平发展在招股书中将国内造纸企业大致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以玖龙纸业、太阳控股、理文造纸、山鹰国际4家为代表的年产量在500万吨以上的国内大型造纸企业,企业数量较少。
第二梯队为以晨鸣纸业、博汇集团、荣成环保、华泰集团、中国纸业及林平发展为代表的一批中型造纸企业,数量为26家,年产量在100-500万吨之间。截至招股书,林平发展现有产能120万吨,2024年公司原纸产量合计为101.97万吨。从这一数据来看,林平发展将自己归于第二梯队似乎说得过去。
然而,林平发展还声称,“公司原纸产量在全国居于前列,是全国造纸企业产量前30名企业之一,产量在行业企业平均水平中处于领先地位”,是否有言过其实之嫌,还要静待后续补充资料。
2022年-2024年,林平发展的瓦楞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9.16%、86.54%和76.15%;箱板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1.51%、88.42%和89.39%,均未趋于饱和状态。
图片来源:招股书
本次IPO,林平发展拟募资12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年产90万吨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二期),7亿元用于年产60万吨生物基纤维绿色智能制造新材料项目。
根据招股书中的描述,相关募投项目将为林平发展新增产能120万吨,其中60万吨预计将于2026年上半年投产,公司瓦楞纸和箱板纸合计产能将从120万吨/年增加至240万吨/年。
然而,本就并未饱和的产能是否有更进一步的必要?如何消化过剩产能?这是林平发展需要给出回答的。
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8月以来,国家发改委陆续印发了《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等通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能耗双控”政策,对部分企业实行限电、限产。
林平发展所在地为安徽省宿州市萧县,截至目前尚未推行较为严格的限电限产政策,公司生产经营未受到不利影响,如未来“能耗双控”政策进一步升级,可能导致公司被迫限产或临时停产。
经萧县发改委和萧县人民政府同意,林平发展热电联产项目主体工程建成后可前期投入使用,电厂所发电量可供自用,并在接网工程建成后及时办理电力业务许可证。也就是说,林平发展目前尚未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
此外,报告期内,林平发展存在转贷、票据使用不规范、资金拆借等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公司虽已逐步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将上述情况进行了清理和规范,但若未来公司财务内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可能存在内控不规范导致公司利益受损进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