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湖南长沙,夏天热得像火炉,但更火的,是这里的创新劲头!今年上半年,湖南制造业的数据亮眼:工业增加值涨了8.2%,高技术制造业更是猛增13.7%。这股创新风,到底是怎么刮起来的?咱们走进几家企业,看看他们的故事。
在中联智慧产业园,生产线忙得热火朝天。机器人手臂上下翻飞,6分钟就能造出一台挖掘机。效率高得让人咋舌,背后是企业对智能制造的死磕。中联重科的副总裁孙昌军说,他们的目标是让每台设备都跑得又快又稳。
来到岳麓山脚下的华曙高科,3D打印技术让人开了眼界。一块低空飞行器的金属部件,拿在手里轻得像羽毛,里面全是精密小孔。这样的部件,传统工艺根本做不了。华曙高科的创始人许小曙说,专注是他们成功的秘诀,16年磨一剑,才有了今天的技术突破。
再看看宁乡经开区的楚天科技,车间里挤满了全球客户。他们盯着最新的药品生产设备,个个眼神专注。楚天科技的研发团队一刻没闲着,硬是把药品生产设备做到了世界领先。这份专注,让客户从世界各地跑来湖南取经。
蓝思科技的故事更传奇。一块普通玻璃,在他们手里变成了千亿帝国的起点。创始人周群飞带着团队,十年投了180亿元,拿下2200多项专利。从老款手机到AI眼镜,他们的产品遍布全球。今年7月,蓝思科技在香港上市,周群飞敲响铜锣那一刻,标志着企业迈向了新高度。
华纳药厂的路子也不一般。他们不追热门的抗肿瘤药,而是专攻抑郁症和珍稀动物药材替代品。2024年,研发投入1.58亿元,占营收的11%,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董事长黄本东说,选准细分领域,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雪天盐业的故事更有意思。从一粒盐起步,他们不满足于只做调味品,而是瞄准了新能源。钠电池、纤维材料、盐穴储能,样样都在干。董事长马天毅说,盐业没有夕阳,只有创新才能让企业永远年轻。
这些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湖南的支持。长沙高铁南站一出站,就能看到“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的牌子。走几步路,服务站就能帮创业者对接资源,资金、场地、政策全都有。湖南还设立了5亿多元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扶持了上百个项目。
政策给力,企业更有底气。湖南的“三高四新”战略,让创新成了主旋律。新“国九条”和“并购六条”政策一出,友阿股份、国科微等企业马上行动,布局新兴产业。资本市场就像一双翅膀,帮企业飞得更高更远。
抬头看看天,湖南的创新甚至飞到了太空。8月9日,中联重科的冠名卫星上了天。这是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一颗企业卫星,服务覆盖极地、荒漠和海上平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湖南企业用行动证明:创新无止境。
这些故事让人热血沸腾,也让人好奇:湖南的创新热潮还能走多远?从玻璃到卫星,从药丸到新能源,湖南企业用实力告诉我们,只要敢想敢干,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未来会怎样?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