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人热晕厨房,只因不开空调,身体5大信号要警惕

2025-08-02 17:00:04
18405

75岁的老爷子,热得晕倒在厨房,只因“老祖宗没空调也活得好”!

李营养师的父亲,今年75岁,是个倔强的“老顽固”。大夏天,气温飙到38℃,他硬是不开空调,觉得“吹冷风不健康”。结果上周,老人家在厨房突然晕倒,送医院一查,医生严肃地说:“这是热衰竭的前兆,不及时降温,可能有生命危险!”这事儿让李营养师吓出一身冷汗,也让她下定决心,要把高温对老年人的危害讲清楚,帮更多老人安全过夏天。

李营养师的父亲总说:“老祖宗没空调,不也活到老?”很多老人都有这种想法,觉得空调是“娇气”的东西,忍一忍就过去了。可实际情况是,老年人的身体和年轻人不一样。专家说,上了年纪,体温调节功能会变弱,皮肤血管反应慢,汗腺也不给力,散热能力比年轻人低了三四成。高温天,老人待在闷热环境里,身体根本扛不住。

高温最先影响的就是睡眠。李营养师发现,父亲最近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也没精神。研究表明,最适合睡觉的温度是20-25℃,太热会让人睡得不深,尤其是老人,本来睡眠就浅,高温一闹,深度睡眠时间更少。长期睡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开空调把室内温度调到舒服范围,能让老人睡得更踏实。

高温还会让老人吃不下饭。李营养师说,父亲这段时间饭量少得可怜,中午有时候只喝点果汁。高温天,人的食欲本来就差,老人更容易“老龄厌食”。吃得少,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够,身体会更虚弱,甚至可能得低蛋白血症。空调能让室内凉快些,吃饭环境舒服了,老人胃口也能好点,营养跟得上,身体才硬朗。

老人对口渴的感觉不敏感,常常没觉得渴,身体已经缺水了。李营养师回忆,父亲晕倒前总说“不渴”,结果检查发现轻度脱水。医生说,老人的渴觉比年轻人迟钝60%,高温天出汗多,脱水风险更大。脱水会让血液变黏,增加血栓风险,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开空调能减少出汗,再加上定时喝水,比如每小时喝100毫升,能有效防脱水。

高温天,身体为了散热,会让心脏泵更多血到皮肤,这对老年人的心脏是个大挑战。李营养师认识一个73岁的患者,有轻度高血压,坚持不开空调,结果热浪期间心悸胸闷,检查发现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医生说,高温让心脏负担增加三成,老人心脏本来就弱,长期高温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甚至心梗。空调能减轻心脏压力,保护老人心血管健康。

高温最严重的威胁是热相关疾病,比如热痉挛、热衰竭,甚至中暑。李营养师的父亲这次就是热衰竭的苗头,幸好送医及时。数据表明,热浪期间,气温每升高1℃,老人死亡风险可能增加2-5%。热衰竭进展快,头晕、疲劳可能几小时内恶化成意识障碍。空调是预防这些疾病最直接的办法,尤其对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简直是“救命神器”。

李营养师研究后发现,老人用空调得有讲究。室内温度最好调到26-28℃,太低容易让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太高又降不了温。湿度也得注意,保持在40-60%,可以用加湿器或放盆水,避免空气太干让老人皮肤不舒服。高温时段,比如中午到下午4点,空调一定要开,其他时间可以开窗通风,灵活调整。

在空调房里,老人得定时喝水,别等渴了再喝。吃点西瓜、黄瓜这类水分多的食物,既解渴又补营养。活动上,别老坐着不动,每小时起来伸展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出门前,最好在空调房里待10分钟,适应一下温差,免得心脏受不了。

李营养师的故事让人深思。高温天,老人健康不能马虎。你家老人是不是也觉得空调“没必要”?其实,科学用空调,能让老人少受罪,家人也更安心。快去看看家里空调开没开,温度调得对不对,帮老人过个健康凉爽的夏天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