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老点心一端上桌,勾起的不是嘴馋,是满满的童年回忆!小时候,姥姥家的小院里,总是飘着糯米香、红糖甜,谁能想到,这些老味道现在还能让人心动?今天就聊聊五款老式点心,艾窝窝、驴打滚、炸糕、糖火烧、绿豆糕饼,每一口都是时光的味道,可惜最后一种好多地方已经吃不到了!
艾窝窝,软糯香甜,咬一口满嘴幸福。做这玩意儿,得先把糯米泡上四个钟头,蒸熟后捶得黏糊糊的,像揉面团一样带劲儿。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加上白糖和糖桂花,捏成小球当馅儿,糯米皮包进去,点上京糕丁,模样好看又好吃。小时候过节,姥姥总端一盘出来,大家围着抢,笑声比点心还甜。
想吃到正宗的艾窝窝,糯米粉得炒得恰到好处。炒上八分钟,火不能大,慢慢来,香气才出得来。300克糯米配150克糯米粉,比例拿捏好了,口感才够软糯。包馅的时候,手得轻,收口得紧,不然一蒸就散架了。这点心在老北京胡同里常见,如今大城市里却不容易找,偶尔吃到,像是和童年握了个手。
驴打滚,名字听起来就带劲儿,外头黄豆粉裹得严实,里头红豆沙甜得刚好。糯米粉和粘米粉混一块,加点白糖、玉米油和水,搅成面糊,上锅蒸25分钟。蒸好的面团摊在黄豆粉上,擀薄卷紧,切成小块,入口糯叽叽,甜而不腻。小时候在街头摊贩那儿,买一块驴打滚,边走边吃,黄豆粉沾得满手都是,乐趣无穷。
做驴打滚,盘子得刷油,不然面糊粘得死死的。100克糯米粉配50克粘米粉,水155克,油20克,比例不能乱,不然蒸出来不是太硬就是太软。卷的时候得慢条斯理,力道均匀,切块得利索,刀上抹点油才不粘。这点心在北方小吃摊上常见,南方朋友可能得费点劲儿找,但吃上一口,保准你觉得值!
炸糕,外酥里嫩,红豆沙馅儿让人停不下来。糯米粉280克,粘米粉120克,先用100克热水搅匀,再加200克常温水揉成面团。分成小份,包进红豆沙,油锅五成热下锅炸,飘起来再捞出,七成热复炸一遍,金黄酥脆才算完工。小时候过年,炸糕一上桌,孩子们眼睛都亮了,大人得喊着“慢点吃,别烫着”。
炸糕的关键是油温,火候不对就废了。五成热下锅,炸糕才能慢慢成型;七成热复炸,表面才够脆。红豆沙得提前分成小份,35克一个,包的时候虎口收紧,不然容易漏馅。这玩意儿在北方小吃店还能找到,但跟家里炸的那股香味比,总觉得少了点人情味。
做糖火烧,芝麻酱得调得恰好,太干抹不开,太稀流得到处都是。红糖用100克,芝麻酱150克,加点香油调和,涂抹均匀才入味。烤的时候,烤箱得预热好,温度不能高了低了,不然不是焦就是夹生。这点心在老北京小吃里是常客,现在不少地方的早餐摊还有,吃了总能想起小时候的热闹。
绿豆糕饼,入口清香,甜而不腻,可惜现在真不好找。500克绿豆面粉蒸30分钟,绵白糖200克用热水化开,混进绿豆面,搓散大颗粒,过筛后装模具,压实再蒸20分钟。切成小块,凉了也能吃,夏天吃最爽口。小时候,姥姥总说这点心败火,硬塞给我吃,现在想想,真是满满的爱。
绿豆糕饼的模具得刷油,不然抠不下来。蒸的时候,火得稳,20分钟刚好,时间长了口感就柴了。这点心在过去是家家户户的常备小吃,可如今很多地方的手艺断了根,能吃到正宗的,得靠运气。听说有些老字号还在坚持做,但数量少得可怜,想吃得自己动手。
这些老点心,不只是吃的,更是记忆里的家。艾窝窝的软糯,驴打滚的香甜,炸糕的酥脆,糖火烧的浓香,绿豆糕饼的清爽,每一款都带着老一辈的手艺和心意。现在生活节奏快,超市里全是新式甜点,可这些老味道,依然能在舌尖上唤起温暖。谁家没有个老点心的故事?姥姥的笑,院子的香,哪一口不是满满的幸福?
吃老点心,像是在跟过去对话。每一款点心,都是手艺人跟生活的较量。艾窝窝要捶打糯米,糖火烧得醒面,绿豆糕饼得过筛,每一步都得耐心。现代人忙归忙,但偶尔停下来,学着做一盘老点心,不光是填肚子,更是给心找个落脚点。你小时候吃过哪款点心?现在还能在家做吗?这些味道,值得我们留住,也值得我们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