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人挤爆淮南街头,600斤牛肉熬汤,香味引来全国游客

2025-07-17 12:01:32
18552

淮南街头人山人海,3000多人挤在一起,就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汤!23号那天,1952文化街区成了全城焦点,大厨们架起一口巨锅,600斤牛肉和600斤牛骨咕嘟咕嘟熬了好几个小时,香气飘出老远,馋得人直咽口水。现场一位大哥端着碗,笑得合不拢嘴:“这汤,喝一口就知道是咱淮南的味儿,地道!”

这牛肉汤可不是一般的汤,它是淮南人的心头爱。汤底得熬上大半天,牛肉切得薄薄的,入口即化,配上点辣椒和香菜,简直绝了!一个游客小伙子端着手机直播,激动地说:“这汤色金黄,闻着就饿了,我得让外地的朋友也看看咱淮南的厉害!”旁边一位老大爷接话:“这汤里熬的不光是牛肉,还有咱们淮南人的情怀。”

说起这碗汤的来头,那得追溯好几十年。淮南人做牛肉汤讲究得很,从挑牛肉到熬汤底,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牛肉得选新鲜的,牛骨得慢慢炖出精华,火候大了不行,小了也不成。熬出来的汤清而不淡,浓而不腻,喝一口满嘴香。现场有位大厨介绍:“我们这锅汤用了30多种调料,熬了整整8小时,就是为了让大家喝到正宗的味道。”

这场文化节不只是吃吃喝喝,更是让淮南牛肉汤这张名片发光发亮。3000多游客里,不少是外地来的,专门为了这口汤跑一趟。有一位从上海来的小姐姐说:“我在网上刷到这活动,特意坐高铁过来,喝完觉得值了!”她还打包了几份,打算带回去给家人尝尝。这样的场景,让人觉得这汤不只是汤,更像是一座桥,把淮南的味道送到了全国各地。

活动现场热热闹闹,广场上摆满了摊位,牛肉汤、牛肉面、牛肉饺子,样样都有。吃饱喝足,还有人跳起了广场舞,唱起了地方小调,气氛别提多欢乐了。一位本地大妈乐呵呵地说:“这活动办得真好,咱淮南人聚在一起,热乎得像过年!”她端着碗汤,和老姐妹们聊得不亦乐乎,脸上满是自豪。

淮南牛肉汤的魅力,不光在味道,还在它背后的故事。过去,淮南的煤矿工人干活累,喝碗牛肉汤能补力气,暖身子。后来,这汤从街头小摊走进了大饭店,还上了电视,成了淮南的骄傲。如今,年轻人也爱上了这口味,很多人还把做法发到网上,教外地朋友怎么做。一位90后小伙子说:“我小时候跟着爸妈喝这汤,现在我也会做,感觉是在传承咱淮南的根。”

这场文化节能办得这么火,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淮南市文化旅游公司早早开始筹备,从搭台子到宣传,忙得热火朝天。他们还请来了美食博主和媒体,把活动推到网上,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目光。数据统计,这次活动光是线上直播就吸引了50多万点击量,评论区全是“想喝”“好馋”的留言。活动负责人笑着说:“我们就想让更多人知道,淮南不只有煤矿,还有这碗让人忘不了的汤。”

牛肉汤的香气背后,是淮南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制作这碗汤的工艺,已经传了好几代,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秘方,但初心没变:让喝汤的人感受到家的温暖。现场一位老师傅感慨:“我做了30年牛肉汤,最开心的是看到大家喝得满足,那笑脸比啥都值。”他还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来学手艺,说明这门手艺不会丢。

这场活动也让淮南的旅游火了一把。文化节当天,1952文化街区的游客比平时多了三倍,附近的旅馆都订满了。不少游客吃完汤,还去逛了淮南的博物馆和公园,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一位外地游客感叹:“原来淮南这么有故事,喝完汤我还想多留两天!”这碗汤,硬是把游客的心留在了淮南。

说到这,牛肉汤不只是淮南的美食,更是中国的文化宝藏。它让人们聚在一起,分享快乐,也让外地人看到了中国小城市的烟火气。就像家里的老物件,平时不起眼,但一拿出来,满满都是回忆。淮南人用这碗汤,告诉大家:传统文化不一定高大上,有时候就是一碗热汤,暖胃又暖心。

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牛肉汤的香气还在飘。有人说,这碗汤是淮南的魂,喝一口就像回到了家。你是不是也馋了?下次来淮南,端一碗牛肉汤,尝尝这地道的味道,感受一下淮南人的热情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