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肿痛怎么办?冰敷热敷傻傻分不清?3招教你选对方法

2025-07-18 15:31:45
17964

运动受伤后,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懵:这肿了疼了,到底是该冰敷还是热敷?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选对了方法,疼得少,恢复快;选错了,可能越搞越糟!

急性损伤,比如崴脚、撞青了,第一时间得冰敷。为什么?刚受伤时,身体里的血管会被扯伤,血会往外渗,造成肿胀和疼痛。冰敷能让血管收缩,血流慢下来,肿胀和疼感都能减轻。比如,你跑步不小心扭了脚踝,马上拿个冰袋敷上,能让脚踝少肿成“馒头”。数据上,冰敷能减少炎症物质渗出30%以上,效果立竿见影。

冰敷的时间有讲究。一次敷15到20分钟就够,最多别超30分钟。太久了,皮肤可能冻得麻木,甚至伤到组织。敷完休息2小时,再来下一轮。一天可以敷个三四次,根据肿胀和疼痛情况定。别小看这时间控制,很多人就是敷太久,搞得皮肤又红又痒。

说到冰敷,有个经典方法叫RICE,听着高大上,其实特别简单。第一,休息,别再乱动受伤的地方,免得伤上加伤。第二,冰敷,用冰袋或者包着毛巾的冰块贴在患处。第三,加压,用弹性绷带裹住受伤部位,但别裹太紧,每2到3小时松一下,透透气。第四,抬高,坐着或躺着时,把受伤的部位垫高,最好比心脏高,帮液体流回去,肿胀会消得快。比如,崴了脚,就把脚垫在枕头上,效果杠杠的。

冰敷只适合刚受伤的72小时内。过了这个时间,肿胀基本稳定,热敷就该上场了。热敷能让血液循环更好,肌肉放松,特别适合慢性损伤。比如,你长期跑步膝盖酸痛,或者老伤反复发作,热敷能让僵硬的关节和肌肉舒服不少。数据表明,热敷能提高局部血流速度20%到30%,对缓解慢性疼痛很有效。

热敷也有门道。温度别太高,40到50度最合适,太烫可能伤皮肤。每次敷15到30分钟,敷太久皮肤可能红肿,甚至起水泡。特别提醒,皮肤感觉不灵敏的人,比如老人,或者有静脉曲张、皮肤破损的朋友,热敷时更得小心,别烫伤了自己。

有人会问,冰敷和热敷能一块用吗?急性损伤别这么干,冰敷是降温减肿,热敷是加热促循环,混着用效果会打架。但如果是慢性疼痛,比如腰酸背痛,冷热交替用可能有点帮助。这种方法能刺激血液循环,缓解炎症。不过,这招得专业人士指导,自己乱试可能适得其反。

生活中,很多人对冰敷热敷有误区。比如,有人觉得冰敷能让伤好得快,其实它只是缓解症状,真正恢复还得靠休息和时间。还有人热敷时用滚烫的毛巾,觉得越热越好,结果烫得皮肤发红。正确的工具也很重要,冰敷可以用冰袋或冻过的湿毛巾,热敷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简单又实用。

为啥这事这么多人关心?运动受伤太常见了!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每年有超过5000万中国人因运动受伤求医,扭伤、拉伤占了一大半。选对冰敷热敷,能让恢复期少受点罪。尤其是年轻人,爱跑步、打球,受伤后还想赶紧回去“战”,更得学会这招。

这事说白了,就像家里做饭,火候得拿捏好。冰敷热敷不是灵丹妙药,但用对了,能让身体少遭点罪。关键是看清受伤的时间和类型,急性就冰,慢性就热,时间和温度都得控制好。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事?崴了脚、扭了腰,是冰敷还是热敷,欢迎留言聊聊你的经验!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