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也救不了命?378人中89%都喝够水,热射病为何还致命?

2025-07-22 15:00:53
18210

炎炎夏日,热浪像个不讲理的恶霸,压得人喘不过气。北京协和医院刚抛出一份研究,378个热射病患者里,89%的人明明喝了一肚子水,还是没躲过这场“热劫”。这消息一出,网上直接炸了锅:喝水不是防中暑的“护身符”吗?咋还不管用了?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夏天一到,“多喝水”就像一句魔咒,满大街都在喊。可协和医院的研究却告诉我们,光喝水远远不够。很多人以为喝几瓶矿泉水,就能把高温挡在门外,结果身体还是“中招”。为啥?因为喝水的方式、时机,甚至你的身体状态,可能全都不对路。

拿个真事儿举例。35岁的王先生,早上在公园健走,帽子戴了,水也带了,咕咚咕咚灌了两瓶矿泉水。结果呢?走着走着头晕、心跳快,回家洗个冷水澡,以为能缓过来。谁知傍晚高烧不退,人直接迷糊了,送到医院已经是热射病晚期。这种事,夏天几乎天天在发生。

热射病可不是“中暑”的升级版那么简单。它是个要命的急症,医学上叫“热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说白了,身体就像一台烧过头的机器,散热系统彻底崩了。喝水?只能管住脱水,可挡不住体温蹭蹭往上涨。研究里说,有些患者一天喝了3000毫升水,体温还是飙到41℃,肝肾都开始“罢工”。

高温这东西,不挑人。送快递的小哥、工地干活的工人、早上跑步的大学生,甚至带娃出门的妈妈,都可能被它盯上。过去大家觉得热射病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年轻人也越来越常见。7月全国多地红色高温预警,热射病频频上热搜,可见这事有多普遍。

为啥喝水不管用?原因很简单。热射病的关键是身体散热跟不上。夏天又热又潮,汗出不来,热量就憋在身体里,像个定时炸弹。尤其是老人、孩子、胖子,或者有慢性病的人,散热能力本来就弱,更容易出事。很多人还觉得“能出汗就没事”,这想法大错特错。热射病分两种:年轻人多是运动后急性发作,叫“劳力型”;老人即使坐家里不动,也可能被高温“偷袭”,叫“非劳力型”。

时间就是生命。热射病的抢救窗口只有30分钟到1小时,拖晚了,脑损伤、肾衰竭就找上门。协和医院的病例里,很多人在家硬扛,以为喝水、洗澡就能好。结果呢?有位50岁的出租车司机,发病了还咬牙开车回家,喝水、擦酒精折腾一通,最后昏迷送医,肝功能已经坏到不行,救不回来。

怎么救命?别指望喝水,降温才是王道。医生说,怀疑热射病,得马上把人挪到阴凉地儿,用冷水泡、冰袋敷、风扇吹,赶紧把体温降到38.5℃以下。不是靠喝水,也不是等它自己好,而是要快、要狠、要科学。还有个容易忽略的事儿:光喝白水不补盐,可能会越喝越糟。出汗把身体里的钠、钾、镁带走,只灌白水,血液里的盐分被稀释,可能头晕、抽搐,甚至昏迷。

夏天不好过,但咱们得学会跟高温“斗智斗勇”。喝水不是万能药,认清危险信号,及时降温,才是保命的硬道理。愿大家都平平安安,凉快过夏。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