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手术前夕被叫停,7年痴呆能否逆转?真相让人心酸

2025-07-16 18:30:12
18561

一张手术同意书,承载了周晓让父亲重新认出家人的希望。七年来,父亲的阿尔茨海默病让这个家心力交瘁,可就在手术前一天,国家卫健委的通知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们的期待。全国范围内,这项被叫做“阿尔茨海默病手术”的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被紧急叫停。

周晓的父亲得病七年,病情越来越重。双腿使不上力,只能坐轮椅,唯一能认出的只有母亲。每次做检查,父亲都乱动,周晓和母亲得一起用力才能把他抱上检查台。跑了浙江、江苏好几家医院,排队等了20多天,终于签下手术同意书。手术费五六万,医生直白地说,效果没保证,但周晓觉得,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得试试。

手术定在6月27日,可6月26日,医生打来电话,说父亲肺部有炎症,手术得取消。周晓没慌,心想治好肺炎还能再等。谁知7月2日,医生又打来电话,说医院接到通知,这手术全国都停了。周晓不死心,又问了南京的医生,答复一样:手术停了,没个准信儿。

在湖南,钱康也遇到了同样的事。她婆婆的手术定在7月19日,术前检查花了1.3万,排队等了一个多月。婆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连说话都困难。可7月1日,医院发来微信,手术取消了。钱康愣住了,觉得希望一下没了。

这项手术为什么会被叫停?它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说,这手术本来是用来治淋巴水肿的,后来医生意外发现,它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有帮助。2018年,杭州一家医院给一名乳腺癌患者做手术,患者同时有阿尔茨海默病,术后认知竟然有些改善。从那以后,这手术开始在全国火起来,浙江、江苏、四川、贵州,各地医院都开始做。

手术的原理听起来不复杂。脑子里堆积的废物,比如β-淀粉样蛋白,会让认知变差。这手术是在脖子上做个小“改道”,把淋巴管和静脉连起来,让废物更快排出去。就像修路,把堵车的路段绕过去,直接走大路。医生说,这能让脑子“清爽”点,可到底管不管用,没人敢打包票。

数据上,手术效果确实不稳定。有的患者术后有改善,比如贵州的杨铜,手术后竟然认出了女儿杨怡岚,让她激动得不行。可没几天,父亲又忘了她,甚至走路都开始不稳。熬了50天,杨铜情况才好转,能自己上厕所,还能剥玉米、打篮球。杨怡岚觉得,手术至少让父亲的病情“暂停”了。可在呼和浩特,白丽的孙子却说,奶奶手术后没啥变化,生活还是不能自理。

医生们也坦白,这手术还在摸索阶段。北京的王宁医生做过100多例手术,说60%-70%的患者有改善,但长期效果不清楚。手术还有风险,比如吻合口做得不好,可能让病情更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做,得先查血糖、血脂、心脏、肺,还要确认脑子里是不是真有毒性物质堆积。

对周晓、钱康这样的家属来说,等待是煎熬。他们不是想要奇迹,只是想让亲人多记住一点家的温暖。你觉得,这手术该不该继续研究下去?如果是你,会不会也愿意试一试?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