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双胞胎不爱吃饭,爸妈靠面点逆袭,23道花样全家抢着吃

2025-07-31 14:30:29
18254

两个三四岁的小兄弟,活泼可爱,偏偏周末只能窝在家里,出不去门。怎么办?爸爸妈妈灵机一动,带着他们玩起了面粉,揉啊捏啊,做出一堆花样面点,家里秒变小面包房!翻开手机相册一看,乖乖,做的面点竟然多到数不过来,馒头、包子、花卷、小饼干,样样都有,个个好看又好吃。

他们也没啥固定计划,就是随便刷刷手机,关注了几个美食账号,看到啥好看的、营养的、做法简单的,就立马动手试试。孩子刚上幼儿园,嘴被食堂的厨师伯伯养得可挑剔了。幼儿园里的小面点,一个个做得跟艺术品似的,颜色鲜艳,形状可爱,孩子回来总嚷着要吃“跟学校一样的”。爸爸妈妈不服输,心想:咱在家也能做!于是每周挑一种新花样,跟着网上的教程学,慢慢地,孩子吃饭的兴趣蹭蹭往上涨。

周末一到,家里就热闹了。两个小家伙围着桌子,袖子挽得老高,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揉面团、擀面皮,忙得不亦乐乎。别看他们小,手上没啥劲儿,可那股认真劲儿真不含糊。做好了面点,往烤箱一放,香味飘出来,兄弟俩就守在旁边,眼巴巴等着出炉,开心得像过节一样。

孩子吃饭这件事,家长们都懂,简直是个大工程。尤其三四岁这个阶段,孩子长身体,营养得跟上,可偏偏有些小孩就是不爱吃饭。爸爸妈妈观察发现,幼儿园的饭菜好看又好吃,孩子特别爱吃。他们就琢磨,咋样才能让家里饭菜也这么吸引人?答案很简单:让食物变得好看!网上随便一搜,各种花样做法多得是,胡萝卜切成小花、鸡蛋做成爱心,孩子看着新鲜,自然就想尝一口。

还有一招,就是换着花样搭配食物。孩子不爱吃菠菜?没事儿,试试跟鸡蛋炒一块,或者包进饺子里,换个口感,孩子说不定就爱上了。爸爸妈妈试了好几次,发现把蔬菜藏在面点里,孩子吃得特别香。比如南瓜泥揉进面团,做成金黄的小馒头,兄弟俩抢着吃,连盘子都舔得干干净净。

更厉害的是,他们发现让孩子参与做饭,效果特别好。周末带兄弟俩去超市挑食材,小家伙推着小购物车,认真得跟大人似的。回来后让他们帮忙洗菜、撕菜叶子,甚至给面粉称重,孩子干得可起劲了。吃的时候,他们还特别骄傲,扯着嗓子喊:“这个包子是我捏的!”“这个面包是我挑的面粉!”这种成就感一上来,饭量都翻倍了。

其实,孩子不爱吃饭,很大原因是因为吃饭没意思。家长要是能把做饭变成一场游戏,孩子自然就上心了。比如揉面团的时候,爸爸会故意把面团扔到桌上,弄出“啪”的一声,逗得兄弟俩哈哈大笑。或者让孩子自己挑形状,捏个小兔子、做个小乌龟,玩着玩着,饭就吃下了。这种小互动,既让孩子觉得好玩,又拉近了跟家长的距离。

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营养专家说,3到6岁的孩子,饮食习惯正在形成,营养均衡特别重要。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幼儿每天需要1200到1400千卡的热量,蛋白质、钙、铁都得跟上。如果光吃单一的食物,容易营养不良,长不高、抵抗力差。做面点的好处是,可以把蔬菜、肉、蛋都揉进去,既好吃又营养,还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

这对双胞胎的爸妈还发现,做面点不光是为了吃饭,还能让孩子学到不少东西。比如称面粉,教他们认数字;挑食材,告诉他们胡萝卜对眼睛好,南瓜帮消化。孩子一边玩一边学,吃得开心,家长也省心。最重要的是,家里的气氛变得更热闹了,兄弟俩跟爸妈的关系也更亲近了。

当然,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时间天天做花样面点。没关系,网上有的是简单食谱,十分钟就能学会。比如用面包片压出卡通形状,或者把水果切成小块拼个笑脸,孩子看了就想吃。关键是让孩子觉得吃饭是件有趣的事,而不是硬塞给他们。

这事儿说到底,就是用心。家长多花点心思,把吃饭变成全家一起的乐趣,孩子自然就爱上了。双胞胎兄弟的故事,让人看了就觉得暖心。他们的小手揉着面团,笑得满脸面粉的样子,估计谁见了都想夸一句:这家子,真会过日子!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