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王先生73岁,家住宁波,平时身体硬朗,爱自己动手腌点榨菜下饭。谁能想到,一盘自家腌的榨菜,竟让他在散步时突然晕倒,嘴唇和指甲青得像涂了墨水!送到医院,医生一看,氧饱和度只剩80%,赶紧推进抢救室。这事儿听着吓人,但背后藏着个大教训:自制食品,安全可不能马虎。
医生一查,王先生的血液里高铁血红蛋白超标60倍,随时可能没命。儿子急得直冒汗,突然想起中午老爸吃了两周前腌的榨菜。医生一听,马上判断:亚硝酸盐中毒!赶紧给王先生打了特效解毒剂亚甲蓝,紫得吓人的脸色才慢慢变回正常。这盘榨菜咋就这么厉害?原来,亚硝酸盐是个狠角色,0.2克就能让人中毒,3克就能要命。
亚硝酸盐是啥?它常藏在腌菜、腌肉里,尤其是刚腌没多久的菜。腌制头两周,亚硝酸盐含量高得吓人,能把血液里的正常血红蛋白变成没用的高铁血红蛋白。这东西不会运氧,人就跟缺了气儿似的,脸紫、头晕,严重了还会抽搐、昏迷。数据说,腌菜20天后亚硝酸盐才会降到安全水平。所以,腌菜没到一个月,千万别急着吃!
王先生这事儿不是个例。夏天热,很多人爱自己做酸菜、腐乳,觉得干净又省钱。可自制食品真没那么简单。家里的厨房不是实验室,卫生条件差一点,细菌就容易来捣乱。比如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沾上就让人拉肚子、吐得不行。更可怕的是肉毒杆菌,产生的毒素比氰化物还毒,50纳克就能让人没命。谁家腌菜、做豆腐能保证一点细菌都不沾?
再说说自酿酒。不少人觉得自酿米酒、果酒有情调,可温度、湿度一没控制好,酒里就可能冒出甲醇。这玩意儿伤神经,喝多了眼睛看不见,甚至直接没命。数据吓人:每年因自酿酒中毒的案例,医院没少收。酿酒不是玩儿,得有专业设备和知识,不然就是在拿命赌。
王先生这回算捡回一条命,但教训够深刻。医生叮嘱,亚硝酸盐中毒一开始是头晕、乏力,手脚发麻,严重了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碰到这情况,赶紧去医院,别拖。数据摆在那儿:每年全国因亚硝酸盐中毒进医院的,少说也有几百例,严重的不及时治,命都保不住。
自制食品的乐趣谁都懂,省钱、好吃,还有成就感。可安全这关不把好,乐趣就变事故。腌菜得等够20天,豆制品得保证卫生,酿酒更得悠着点。夏天热,细菌繁殖快,生熟食材得分开,饭菜得烧透。国家应急广播说了,食品安全无小事,尤其是自己动手做的,吃之前多问一句:这真没问题吗?
这事儿也让人想想,家里做吃的,图的是放心和味道,可真不能只凭感觉。就像王先生,腌榨菜是老习惯,谁会想到差点出大事?医院的数据显示,亚硝酸盐中毒的患者,六成以上跟自制腌菜有关。农村和中小城市尤其多,很多人觉得“祖传手艺”没问题,结果一不小心就中招。
说到这儿,年轻人可能觉得这事儿离自己远,可谁家没个爱腌菜、酿酒的爸妈?跟他们聊聊,提醒一句,少走弯路。社区医院的医生也说,现在科普食品安全,大家听得多,可真做起来,还是老习惯占上风。毕竟,谁也不想好好的饭菜,变成医院的“通行证”。
王先生的经历,像是个警钟。咱们爱吃、爱做没错,但得长点心。腌菜、酿酒、做酸奶,哪样不得小心再小心?医生还提了个小建议:买现成的腌菜、豆制品,起码有工厂的卫生标准,风险小不少。当然,自己做也不是不行,关键是时间、卫生得把控好。你说,这事儿是不是得让更多人知道?下次吃腌菜,你会先想想放了多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