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随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邮储银行)一纸公告,又一家直销银行宣告退出历史舞台。
邮储银行日前在公告中表示,该行将吸收合并下属全资子公司中邮邮惠万家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邮惠万家银行)。
吸收合并完成后,邮惠万家银行的独立法人资格依法注销,同时其全部业务、财产、债权债务以及其他各项权利义务由邮储银行承继。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上仅有的两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将只剩中信百信银行一家。
所谓直销银行,是指主要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不再依赖于线下实体网点,并且所提供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无法亲临柜台现场的客户的一种银行运作模式。作为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创新产物,直销银行曾被视为银行转型的重要方向。
对于市场关心的本次吸收合并对母行的影响,邮储银行方面强调,邮惠万家银行为该行全资子公司,其财务报表已按100%比例纳入该行的合并报表范围,此次吸收合并不会对该行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实质性影响,也不会损害该行及全体股东的利益。“长远来看,邮储银行所承接的邮惠万家银行的存量贷款、存款和资金,业务规模较小,且资金和贷款业务自然到期后不再续作,对邮储银行未来的业绩表现整体影响较小。”邮储银行在公告中表述。
对于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的原因,该行解释,近年来该行不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数字化和集约化能力快速提升,以手机银行为主要服务渠道的格局已经形成,线上综合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为有效利用资源,降低全行运营成本,该行拟吸收合并邮惠万家银行。
具体来看,一是实现战略整合,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线上运营经验整合到邮储银行,是对邮储银行线上业务强有力的补充;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吸收合并后,邮惠万家银行的业务资源及人才队伍,将为邮储银行发展注入新动力;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吸收合并后,将有效降低邮储银行管理成本,有助于邮储银行将资源投入到互补性更强的领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公开资料显示,邮惠万家银行成立于2022年1月7日,注册资本人民币50亿元,是国内第二家获得开业批复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2022年-2025年上半年,其实现营业收入1.01亿元、3.55亿元、2.43亿元和入1.50亿元;邮储银行未披露邮惠万家银行2024年的净利润,2022年、2023年和2025年上半年该项数据分别为-1.62亿元、-2.63亿元和-1.18亿元。
截至今年6月末,邮惠万家银行资产总额120.05亿元,净资产40.42亿元。累计注册用户数从2023年的超2100万人缩减至超2000万人。
除了业绩,邮惠万家银行在合规方面同样经受考验。今年7月,该行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被监管罚款425万元。同时,时任该行场景金融事业部负责人兼营运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人王某宇被罚款17万元。
事实上,直销银行被吸收合并,行业层面并非个例。而且除了独立法人直销银行,近年来传统银行内部设立的直销银行也未逃离被调整的命运。如工商银行2015年推出的直销银行品牌“工银融e行”在2018年被宣布停用;2019年浦发银行将直销银行相关功能整合至手机银行;2021年,广发银行停止广发直销银行App服务。今年北京银行也发布公告称,该行直销银行App相关服务将于2025年6月25日迁移至北京银行“京彩生活”手机银行App。
内人士分析,直销银行的式微主要原因在于手机银行的全面崛起。早期直销银行作为商业银行试水移动互联网的试验田,承担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任务。但随着手机银行在用户体验、业务场景和技术架构上的全面升级,直销银行的独立存在价值被稀释。部分直销银行的退场,并非数字化探索的停滞,恰恰是银行业发展逻辑从“粗放式渠道扩张”转向“精细化生态深耕”的鲜明缩影,标志着包括邮储银行在内的银行业数字化发展进入深度整合新阶段。
全文参考资料:证券日报、新浪财经、公开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