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杨志远站在工地会议室,拿着激光笔指着投影幕,手忙脚乱地讲着新项目的施工计划。突然,他脑子一沉,胸口像被什么堵住,喘不上气,眼前一阵发黑。他揉了揉太阳穴,心想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咬咬牙继续讲完。可这事没那么简单,这口气堵在心里,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杨志远,47岁,江苏人,是个建筑公司的项目总监。每天在工地跑来跑去,忙得脚不沾地。中午啃着油腻的外卖,晚上推杯换盏应酬,烟酒不离手,生活节奏快得像上了发条。2016年5月,他开始觉得不对劲,走快点就胸闷,爬楼喘得厉害,晚上睡不好,总是半夜醒来心慌。可他总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没当回事。
几天后,他在开车时又犯了病。等红灯时,心跳突然加快,手心冒汗,握方向盘的手都在抖。下车时差点摔倒,心口像被什么压着,喘不过气。他还是硬撑着,以为自己只是没睡好。直到那天晚上应酬回来,刚躺下,心脏就像被铁锤砸了一下,疼得他满头大汗,脸色煞白,蜷缩在床上动不了。妻子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把他送到医院。
医院急诊室里,医生一看心电图,脸色就变了。杨志远的心脏出了大问题,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心肌梗死已经开始。心电图显示心率不齐,肌钙蛋白高得吓人,医生立刻决定做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更糟:他的一根主要血管堵了95%,另一根也堵了90%。医生说,必须马上做支架手术,不然随时可能没命。
支架手术听起来复杂,其实是用一根细管子从手腕或大腿的血管伸进去,把一个金属网撑在堵塞的血管里,让血流顺畅。手术风险低,恢复快,是救命的常用办法。杨志远的手术很顺利,血管通了,心脏供血恢复,他总算捡回一条命。医生开了阿司匹林和降血脂的药,叮嘱他戒烟戒酒,少吃油腻,保持心情放松,定期复查。
杨志远这次吓得不轻,回家后真听话了。烟酒全戒,饭菜清淡,每天按时吃药,还开始早睡早起。复查时,血脂正常,支架也没问题,他觉得自己总算能松口气了。可谁也没想到,厄运还在后面等着他。
2017年8月的一天,杨志远忙完一天,刚拧开水杯想喝口水,突然心口像被重锤敲了一下,疼得他站都站不稳。他靠着工地栏杆,额头冒汗,试着深呼吸,心想休息一下就好了。可没几秒,他猛地咳了一声,整个人摔倒在地,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疼得牙关紧咬。同事围上来,有人递水,有人喊他,可他脸色发紫,嘴唇发青,说不出话。
急救车很快赶到,医生一边给氧气一边做检查。心电图显示又是大面积心梗,肌钙蛋白和心肌酶高得离谱,心脏已经开始衰竭。医生用电击试图救心跳,可杨志远的情况太糟,血压测不到,氧饱和度直线下降。抢救室里警报声刺耳,医生使尽全力,可最终心电图变成了一条直线。杨志远走了,留下妻子和年幼的女儿在医院走廊痛哭。
杨志远的妻子怎么也想不通。丈夫明明按时吃药,生活习惯改了,复查也没问题,怎么突然就没了?她红着眼质问医生:“手术不是成功了吗?药也吃了,生活也注意了,为什么还会这样?”医生也很无奈,反复查了病历和检查报告,没找到明显问题。这件事成了医院的难题,主治医生甚至把病例拿到全国心血管会议上讨论。
会议上,国内顶尖心血管专家韩雅玲院士仔细看了杨志远的病例。她直指问题关键:杨志远虽然表面上做得很到位,但忽略了两个致命细节。第一个是高温缺水。杨志远常年在工地,夏天高温,汗流得多,水喝得少。阿司匹林是抗血栓的药,但如果身体缺水,血液会变黏稠,血小板容易聚集,反而增加血栓风险。高温还会让心跳加快,心脏耗氧多,血管负担大,稍不注意就可能出事。
第二个问题是情绪压力。杨志远虽然不熬夜了,但工作压力没减,长期焦虑紧张。情绪一激动,身体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心跳加速,血管收缩,容易让血管痉挛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韩院士说,杨志远以为支架手术是万能的,忽略了情绪对心脏的伤害。长期压力就像在心脏上点了一把火,随时可能烧起来。
这事在网上传开后,很多人开始讨论。有人说,现在生活节奏太快,压力大,谁顾得上管身体?也有人说,心脏病不是老年病,年轻人也得当心。你觉得呢?心脏病的预防,到底该从哪儿开始?是多体检,还是少加班?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