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一大早,湖北云梦县胡金店镇的街头,热气腾腾的水汽包子摊前已经排起了长队。80多岁的李奶奶站在摊子后,动作麻利地包着包子,柴火噼啪作响,锅里水汽弥漫,香味飘出去老远。这小小的包子摊,硬是成了镇上的“流量担当”,连外地人都专程开车来尝一口。
胡金店镇不大,2000多年的历史却让它底气十足。古时候,这儿是商贸重镇,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如今虽然安静了许多,可美食的传承一点没丢。水汽包子就是镇上的骄傲,当地人提起它,眼睛都亮,2019年还被评为了非遗美食。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包子都能有的荣誉。
李奶奶的摊子在镇上是个传奇。她卖了40多年的水汽包子,摊子简简单单,一个柴火灶,一口平底煎锅,几张小板凳。别看设备简单,生意火爆得不得了。每天早上五点多,摊子刚摆出来,队伍就排到街尾了。来晚了?不好意思,只能闻着香味空手而归。
买包子还有个特别的规矩:先把钱放桌上,按顺序排好。买几个包子,就放多少钱,奶奶忙不过来,就靠这招保持秩序。钱摆得整整齐齐,奶奶收钱、发包子,动作快得像年轻人。镇上的人说,这规矩已经沿用了20多年,早就成了摊子的“招牌”。
最特别的还是烹饪方法。包子先放进平底煎锅,锅底铺满水,用水蒸气蒸到半熟。然后,奶奶会往锅里淋上一层菜籽油。油和水的比例得恰到好处,火候也得稳,不然包子要么太硬,要么太油腻。柴火灶在这儿派上了大用场,烧得慢,受热匀,煎出来的包子两面金黄,底儿酥脆,顶儿软乎,香气扑鼻。
吃过的人都说,这包子有种“魔法”。明明就是面皮裹着韭菜粉条,咋就这么好吃?有人猜是柴火的功劳,有人说是奶奶的手艺,反正一笼包子端上来,几分钟就抢光。镇上的小年轻拍了视频传到网上,点赞量破了百万,外地游客也慕名而来,愣是把这个小摊变成了“网红打卡点”。
李奶奶却不觉得自己多了不起。她说,包子好吃,全靠用心。每天凌晨三点,她就起来和面、调馅,40多年没断过。问她累不累,她笑呵呵地说:“习惯了,闲下来反而不自在。”镇上的人都敬佩她,不光因为包子好吃,更因为她这份坚持。80多岁了,还守着摊子,守着这份手艺。
水汽包子不只是个美食,它还承载了胡金店镇的故事。镇上老人说,以前生活条件不好,这包子是用最便宜的食材做出来的,却能让一家人吃得满足。如今生活好了,包子还是那个味道,像是把过去的日子装进了面皮里。年轻人吃着包子,觉得新奇又亲切,老人吃着包子,眼里却多了些回忆。
这小小的包子,还让胡金店镇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2019年水汽包子被列为非遗后,当地政府开始推介这道美食,办起了美食节,吸引了不少游客。202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胡金店镇一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很多人就是冲着水汽包子来的。镇上的小店也多了起来,卖包子的、卖当地小吃的,生意都跟着火了。
水汽包子火了,胡金店镇也跟着热闹起来。游客来了,带走的不只是包子,还有对这个小镇的记忆。有人在网上留言:“吃着包子,感觉像回到了小时候。”也有人说:“这包子不光是吃的,更是种文化的味道。”你说,这么一笼热乎乎的包子,能不能让你也想去胡金店镇走一趟,尝尝这非遗的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