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30天热成蒸笼,4大禁忌别碰,健康过夏有妙招

2025-07-02 16:30:20
18652

2025年三伏天来了,30天高温高湿,热得让人冒汗!这段时间不养好身体,秋冬可能一堆小毛病找上门。简单说,科学防暑、合理饮食、聪明运动,就能轻松度夏,还能为下半年攒点健康本钱。

三伏天从7月20日开始,到8月18日结束,总共30天,比往年少10天。初伏7月20日到7月29日,中伏7月30日到8月8日,末伏8月9日到8月18日。气温常飙到35℃以上,空气湿得像蒸笼,紫外线还特别强。稍不注意,就可能中暑、没胃口、睡不好,甚至心脑血管出问题。

冷饮一口下去,爽是爽,但脾胃受不了。喝多了容易拉肚子、肚子痛。想解暑,绿豆汤、乌梅汤是好选择,温水也行,别老想着冰可乐。空调也不能乱吹,调到26℃以上,别对着脖子吹,不然感冒、肩痛找上门。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15到30分钟,屋里空气才不会闷得让人难受。

运动后满身汗,千万别直接冲冷水澡。毛孔张开,冷水一激,寒气钻进身体,感冒、关节痛就来了。最好歇半小时,用36℃到39℃的温水洗,舒舒服服又安全。尤其是老年人,夏天更得小心,别仗着感觉热就折腾身体。

熬夜是三伏天的大忌。晚睡伤阳气,内分泌乱套,身体像没电的手机,蔫儿了。最好11点前上床,睡前别刷手机。中午抽空眯30分钟,精神头儿立马不一样。干活也别太拼,累过头心脏受不了,劳逸结合才长久。

高温时段最好宅在家,特别是老年人。上午9点到11点,下午4点到6点,外面热得像烤炉,地表还“回蒸”,闷得喘不过气。想出门,早上6点到8点,或者傍晚7点以后,带上遮阳帽、冰毛巾,凉快又安全。

吃啥最养人?冬瓜、苦瓜、绿豆清热祛湿,鱼肉、豆类补蛋白,香蕉、芹菜补钾,流汗也不怕虚。少吃辣的、油腻的,肠胃负担重,内热更厉害。冰啤酒、冰西瓜也得悠着点,喝多了伤身。补水别一次灌太多,每次200毫升以内,淡盐水最好,防脱水又补电解质。

睡觉有讲究,11点前睡,早上6点到7点起,别中午睡太久,1小时够了。空调房里,肚子、脖子、脚得护好,披个薄毯最保险。运动别挑大中午,10点到下午4点太热,容易中暑。散步、太极拳、游泳都不错,微微出汗就行,别拼到满头大汗。

老年人跟有慢性病的朋友得格外当心。高温时段别出门,头晕、抽搐可能是中暑信号,赶紧休息,严重就去医院。平时吃的药得备好,血压血糖多测几次,心里有数。如果体质湿气重,喝点“十味参苓茶”,茯苓、薏米、五指毛桃,健脾祛湿效果好。睡前用40℃的艾草水泡脚15分钟,湿气排得快,睡觉也香。

这三伏天,就像给身体做个体检。养得好,秋冬少生病;养不好,小毛病不断。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体质不同,方法也得调整。你是容易上火,还是湿气重?多留心自己身体,找对路子,才能舒舒服服过夏天。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