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偏瘫患者短时间不锻炼,身体会退步吗?这个问题一抛出来,估计很多人都会挠头。毕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恢复的路子也千差万别。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从一个脑出血患者的真实经历出发,讲讲短时间不锻炼到底会咋样。
好多年前,我脑出血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医生告诉我,康复的关键就是坚持锻炼,啥也不能落下。可生活哪有那么顺当?有时候身体出点小状况,锻炼就得停一停。比如有一次,我的膝盖莫名其妙积了点水,疼得我下床都费劲,整整三四天只能躺在床上。
那几天,我啥也干不了,只能抬抬手,动动手指,简单活动一下。吃饭、上厕所得靠家人帮忙,床成了我的“主战场”。大概十多天后,膝盖好点了,我试着下床走走。结果你猜咋样?走路的感觉居然比之前好了一丢丢,外甩的毛病没那么明显了。不过,体力差了不少,走个十来分钟就累得喘气。
这让我挺纳闷。明明没好好锻炼,咋走路还顺了点?后来跟医生聊,医生说,可能是因为我躺床上时,手脚没完全闲着,多少活动了一下,肌肉没完全“睡着”。但体力下降是肯定的,毕竟没系统锻炼,身体的耐力掉得快。
今年二月,我又摊上事儿了。一次交通意外,患侧轻微骨折,腿上打了个石膏板。这下可好,又得在床上躺十多天。跟上次差不多,我只能躺着动动手指,偶尔按医生教的方法,活动一下脚。等到能扶着床边走几步时,感觉腿重得像灌了铅,走路笨得不行。
住院一个月,出院后在家歇了一个星期,拆了石膏板,我开始试着在院子里走走。刚开始,步子还是有点僵,像个机器人。可奇怪的是,走了几天后,步态居然比以前稳了点。虽然体力还是不行,走一会儿就累,但没过几天,体力就慢慢回来了。
还有一次,情况没那么严重。昨天我身体没啥毛病,就是偷了个懒,整天没做任何锻炼。平时我都会走走路,做点基础动作,可昨天就光吃饭、做饭、走几步,剩下时间全在休息。早上起来,感觉跟平时没啥两样,身体状态还行。
这些经历让我琢磨出一个道理:短时间不锻炼,影响确实有,但没想象中那么大。比如两三天不练,身体可能感觉不到明显变化。但如果拖个十天半月,体力肯定会下滑,肌肉力量也容易打折扣。不过,只要之前有锻炼的基础,停几天后重新捡起来,恢复得也挺快。
医生也跟我聊过,偏瘫康复是个长期活儿,短时间停锻炼不会让身体直接“垮掉”,但不能老停。肌肉和关节得经常活动,不然容易僵硬,恢复的进度也会慢。数据上说,偏瘫患者如果坚持每天锻炼,哪怕是简单的抬手抬脚,肌肉力量能保持甚至慢慢增强。反过来,如果一个月以上不锻炼,肌肉萎缩的风险会高出30%以上。
我有个朋友,也是偏瘫患者,他有次感冒,躺了一个星期没动。结果再起来走路,腿软得像踩棉花,差点摔倒。他后来花了俩月才把状态找回来。这说明啥?短时间不锻炼,身体可能还能撑,但时间一长,退步就明显了。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老家一句俗话:三天不练手生,十天不练腿沉。偏瘫患者的身体就像一台老机器,得常转才能不生锈。短时间偷懒,可能问题不大,但不能老偷懒,不然之前攒下的进步就白费了。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人停几天就觉得身体僵硬,有人歇十天半月也没啥大变化。这跟平时的锻炼习惯、身体底子有关系。比如我,因为平时多少有点锻炼基础,停几天还能缓过来。但如果啥基础都没有,估计停一天都够呛。
聊到这儿,估计有人会问:那短时间不锻炼,到底该咋办?我的经验是,哪怕只能躺在床上,也尽量动动手指、脚趾,活动活动关节。医生也建议,康复动作不一定非得大开大合,简单的动作也能让肌肉“醒着”。比如,每天抬手50次,屈膝20次,这些小动作都能帮大忙。
还有件事得提醒大家,康复不是光靠自己琢磨。医生和康复师的建议特别重要。他们会根据你的情况,给你量身定做锻炼计划。比如我膝盖积水那会儿,医生让我先练手部动作,后来慢慢加了腿部活动,循序渐进才没出乱子。
说到康复,中国这几年在医疗上真下了不少功夫。像社区医院、康复中心越来越多,偏瘫患者能得到更多专业指导。国家还推了不少政策,比如医保覆盖康复治疗,减轻了不少家庭的负担。这让我们这些患者心里更有底气,恢复起来也更有劲头。
最后,我想问问大家: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短时间不锻炼,身体有啥变化?欢迎留言聊聊,咱们一起分享经验,互相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