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贵州大学新学期开学,来自广西的18岁新生金胜腾,带着满腔好奇来到贵阳。他和三位室友——两个贵州本地人,一个四川人——一见面就聊得火热,决定一起出去吃顿饭,尝尝当地特色。金胜腾只听说过花溪牛肉粉,以为贵阳的“粉”都差不多,结果却被带到一家“夺夺粉”店,彻底颠覆了他的想象。
这家店门面敞亮,招牌上“夺夺粉”三个字格外显眼。金胜腾一进门,满眼都是小桌子小凳子,热热闹闹全是人。他盯着菜单看了半天,没找到熟悉的米粉,只有小火锅一样的锅底,里面红彤彤的汤汁冒着热气。这才知道,夺夺粉根本不是一碗粉,而是一种地道的贵州小火锅。
夺夺粉的来头可不小,起源于贵州安顺,离贵阳不到一百公里。过去,安顺街头的小摊贩煮一锅酸汤,孩子们围着小锅吃米豆腐、午餐肉,拿着木叉子你争我抢,热闹得像打仗。“夺夺”这名字就从这抢食的场景来的,带着满满的童年回忆。如今的夺夺粉升级了,锅底还是那经典的酸汤,加了卤水、洋芋、肉沫,撒上绿色葱段,颜色好看,味道更香。
金胜腾和室友们坐下,点了毛肚、面筋、肉丸、米豆腐、土豆丝和肉片。服务员端上来一个冒着热气的小锅,红艳艳的酸汤散发着辣椒和折耳根的香气。金胜腾有点紧张,看着锅底不敢下筷,怕自己吃不惯,还小声说觉得自己没见识,以为“夺夺粉”是碗普通米粉。室友们笑着安慰他,手把手教他怎么点菜怎么吃。
第一口酸汤下肚,金胜腾眼睛都亮了。酸辣的味道冲上来,带着点甜,特别开胃。折耳根煮熟后没那股怪味,反而软糯清香,像是给汤底加了灵魂。肉沫吸满了酸汤的味道,每一口都鲜嫩多汁,像是吃到了酸辣版的汽水肉。肉丸子更有嚼劲,咬一口满嘴香。
面筋是金胜腾的最爱,煮得软软的,一咬就像爆开的小炸弹,酸辣味在嘴里散开,简直停不下来。室友还贴心地给他加了一份米粉,圆了他想吃“粉”的心愿。米粉在酸汤里泡得入味,滑溜溜的,配上辣椒蘸碟,吃得他满头大汗,直呼过瘾。四个人围着小锅,吃得热火朝天,聊着军训的趣事,气氛别提多好了。
夺夺粉的魅力不只在味道,还在这种围锅而吃的热闹感。贵州人爱吃酸,爱吃辣,夺夺粉把这两种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锅底的酸汤是精华,吸收了所有食材的鲜味,最后用来拌饭,香得让人舍不得剩一滴。据说,贵州本地人吃夺夺粉,讲究的就是这份“抢”的乐趣,朋友间你夹一筷我夹一筷,像是回到了小时候。
这家店在贵阳可是出了名的火爆,工作日中午都要排队一小时,旅游旺季更夸张,得等两三个小时才能吃上。好在现在开学季,游客少了,金胜腾他们只等了半小时就吃上了。店里人来人往,服务员忙得脚不沾地,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像是也被这热闹的氛围感染了。
吃完饭,金胜腾和室友们约好,军训一结束还要再来。他们还聊起了其他贵州美食,比如丝娃娃、肠旺面,个个听起来都让人流口水。金胜腾说,来到贵阳才知道,贵州的美食就像这座城市,简单却有滋味,热闹又有温度。
夺夺粉的酸辣味道,不仅让金胜腾爱上了贵州的美食,也让他和室友们的关系更近了一步。围着一锅酸汤,吃着聊着,就像一家人一样。这种感觉,不正是大学生活最宝贵的回忆吗?贵州的夺夺粉,承载的不仅是味道,还有人与人之间的那份温暖。
数据上,贵州的餐饮文化在全国都有名,2024年贵州餐饮业收入超过500亿元,夺夺粉作为当地特色,吸引了无数游客和本地人。安顺的夺夺粉店甚至成了网红打卡点,社交平台上关于“夺夺粉”的帖子有几十万条,网友们晒得最多的就是那红彤彤的锅底和满桌的食材。有人说,吃夺夺粉就像吃火锅,但更轻便、更接地气,价格也不贵,人均三四十元就能吃饱。
金胜腾的故事,只是贵州美食文化的一个小缩影。贵州的酸汤、辣椒、折耳根,简单却有魔力,让外地人来了就不想走。本地人说,夺夺粉不只是饭菜,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朋友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吃一顿,烦恼就全没了。这种美食背后的故事,是贵州人热情好客的性格,也是中国饮食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你吃过夺夺粉吗?是不是也觉得这种围锅抢吃的氛围特别有意思?下次来贵州,不妨试试这道酸辣小火锅,保准让你吃得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