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信银行回应“全员降薪20%-50%”传闻,该行去年人均薪酬71.69万涨幅4.22%

2025-08-20 16:09:35
16437
有认证为百信银行员工的网友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爆料,称“百信银行全员降薪百分之20到百分之50”,

据媒体日前报道,有认证为百信银行员工的网友在某职场社交平台上爆料,称“百信银行全员降薪百分之20到百分之50”,随后其还在自己的主帖中评论表示“被hr警告了,大家及时保存过几天可能就没了”。不过该网友还透露自己已经离职,所以不惧HR警告。

根据其在评论区回复网友的评论看,百信银行的降薪“有的部门通知了”,但未告知具体是哪些部门。不过评论区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在造谣。

对于该爆料,凤凰网财经向百信银行进行了求证,对方明确表示“不属实,谣言。”

从年报看,2024年百信银行薪酬总额为7.16亿元,较2023年的7.05亿元上浮1.57%,员工总数999人,以此计算该行2024年人均薪酬达71.69万,较2023年的68.79万元增加2.9万元,涨幅4.22%。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统计,2024年已公布薪资信息的23家A股上市银行中,总报酬支出为8976亿元,总人数为239.18万人,人均年薪约37.55万元。

中信百信银行成立于2017年9月,由中信银行和百度联合发起设立,是国内首家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互联网直销银行。成立初期的百信银行连续几年经历亏损。2017年-2020年间,除2019年实现微盈外其余各年均为大额亏损。独立法人直销银行拥有牌照优势可在全国展业,依托“金融+互联网”基因和金融科技的先发优势,百信银行自2021年实现稳定盈利,总资产突破千亿。不过随着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深入,直销银行定位模糊、产品与渠道同质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2021年-2023年,百信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98亿元、39.68亿元及45.34亿元,同比增长74.05%、32.35%及14.27%;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6.56亿元和8.55亿元,同比增长167.81%、149.41%和30.25%。2024年,该行总资产达到1172.90亿元,同比增长4.25%;实现营业净收入46.26亿元,同比增长2.02%;净利润6.52亿元,同比下滑23.74%。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1145.81亿元,相较2024年末的1172.9亿元减少了27.09亿元。报告期内该行营业收入达到13.86亿元,同比增长25.2%;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11.95%。

从盈利能力来看,百信银行在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9.41%、30.25%、-23.72%。从总资产规模来看,2022年-2024年的增速分别为22.06%、16.08%、4.25%。

在资产质量上,百信银行的的不良率从2020年的1.65%降至2023年的1.36%,但2024年增至1.5%。拨备覆盖率从2020年的229.36%增至2023年的303.76%,2024年回落到264.69%,处于近五年较低点。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指出,百信银行2023年消费贷款不良率攀升至1.41%,成为资产质量承压的主因。

与此同时公司高层人事变动频繁,管理层面临考验。

就在上个月中旬,公司相关公告显示,该行董事会选举谢志斌担任非执行董事、董事长一职,任职资格尚需监管部门核准。若获监管核准,那么谢志斌将成为百信银行第三任董事长。而此前在2024年9月,该行第二任行长寇冠的任职资格获批。开业至今仅七年多,接连进行了三任董事长和两任行长的更替,不免引发外界猜测其经营稳定性。

长期以来,百信银行以个人消费贷款为主营业务,占比高达80%以上。然而,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及市场环境变化,该行开始向产业金融方向转型,推出了“百兴贷”、“百车贷”等新产品。但目前来看,这些举措尚未能有效扭转局面。

百信银行在制定的《2024-2026年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提升产业金融业务占比。作为一家强调AI驱动的数字银行,百信银行持续加强大模型与数字技术投入,以此驱动产业金融变革。此前曾有媒体认为,寇冠接棒李如东这一人事变动预示着百信银行将迈入数智化建设提速发展的新阶段。公开信息显示,寇冠是一位银行科技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在国有大型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科技部门长期工作的深厚背景,在银行应用系统建设、大数据应用、IT治理结构优化以及数字化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积累了广泛的实践经验与管理才能。

展望未来,在拥有丰富从业经历的新任董事长和行长的带领下,能否聚焦于优化业务结构,成功转型并重回增长轨道实现业绩突破?

全文参考资料:凤凰网财经、金融界、经济观察报、公开数据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唐吉诃德XN046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