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新中式馒头,2023年上半年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花花绿绿的造型,摆在精致的盘子里,照片一发到网上,年轻人眼睛都看直了。全国各地的小店跟风开起来,恨不得家家门口都有个“新中式馒头”的招牌。可没过半年,这股热潮就像被泼了冷水,店里顾客寥寥无几,很多人吃了一次就再也不回头了。到底咋回事?咱们来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先说这馒头的颜值,确实没得挑。玫瑰花形状的、抹茶绿的、巧克力色的,个个拍出来像艺术品。年轻人爱拍照发朋友圈,这种馒头简直是为社交媒体量身定做的。可问题来了,馒头不是摆设,是要吃进嘴里的。不少人买回来一尝,嘿,味道稀松平常,有的甚至甜得发腻,跟宣传的“低糖健康”完全不搭边。消费者也不是傻子,吃一次就看穿了噱头。
再看看口味,种类是真不少。什么鲜花馒头、玉米馒头、芝士馒头,名字听起来花样百出。可真吃到嘴里,有的淡得像嚼纸,有的甜得像糖块,还有的带着怪味。有人在网上吐槽,说吃了个咖啡味馒头,感觉像喝了杯过期咖啡。商家花心思在造型上,口味却没跟上,消费者吃了觉得上当,自然就不想再买了。
价格也是个大问题。一个新中式馒头,普通款4块钱,稍微精致点的直接飙到10块。10块钱啥概念?街边普通馒头1块钱一个,10块钱能买一袋子,吃得饱饱的。结果这新中式馒头个头小,造型再好看也填不饱肚子。有网友算了笔账,20块钱吃5个馒头都未必够,性价比低到让人摇头。
成本高是价格贵的根源。店里得请两三个师傅现场做馒头,手艺活儿费时间,人工费自然不低。加上店面选在闹市区,租金贵得吓人。这些成本全算在馒头上了,消费者却不买账。毕竟,谁会花10块钱买一个吃不饱的“艺术品”,还不如去买个实惠的面包或者包子。
宣传上也出了岔子。商家主打“无糖无油”“粗粮健康”,听起来特别吸引注重养生的年轻人。可实际吃起来,甜味重得像加了糖浆,跟“健康”两个字八竿子打不着。时间长了,消费者发现这不过是个营销套路,信任感没了,谁还愿意花钱买教训?
还有个问题,馒头在大家心里就是“接地气”的代名词。过去馒头1块钱一个,买一堆能吃好几天。现在新中式馒头搞得跟西点似的,价格高、个头小,吃着还不顶饿。有人在网上说,馒头就该老老实实做平民美食,搞这些花里胡哨的,消费者不吃这一套。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据行业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中式馒头店开店速度快得惊人,半年内新增了上千家门店。可到下半年,超过60%的店铺客流量下降,部分门店甚至关门大吉。原因很简单:顾客吃一次就不来了,复购率低得可怜。没有回头客,生意自然做不下去。
这波新中式馒头的热潮,也给咱们提了个醒。吃的东西,归根结底还是要好吃、实惠。消费者不是傻子,花钱买个好看但不好吃的馒头,吃一次就够了。未来,餐饮行业要想抓住年轻人的心,还得在味道和性价比上下真功夫。你说呢?要是你开店,会咋做才能让这馒头一直火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