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糖尿病这病,现在是越来越常见了。很多人得了糖尿病,第一反应就是吃药,把血糖压下去。可你知道吗?到了60岁以后,长期吃降糖药,身体可能会有些“小心思”,副作用悄悄找上门。这事儿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咱们得把情况弄清楚,找到更好的办法,既控制血糖,又让身体少受罪。
降糖药确实是个好帮手。得了糖尿病,血糖高得吓人,头晕、口渴、没劲儿,这些症状让人难受。降糖药一吃,血糖立马能下来,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医生也常说,控制好血糖,能少得点并发症,比如眼睛、脚的问题。可问题来了,药吃得时间长了,尤其是到60岁以后,身体开始“抗议”了。
先说肾脏这块。糖尿病本身就爱“欺负”肾脏,血糖高时间长了,肾功能会慢慢变差。降糖药呢,有些像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效果好,但对肾脏有点“压力”。如果肾本来就不好,药吃多了,可能让肾更吃不消。数据说,长期用二甲双胍的患者,肾功能下降的风险比一般人高出10%到20%。这可不是小事,肾脏一旦出问题,透析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说胃肠道的事儿。不少降糖药,吃下去后肚子不舒服,恶心、拉肚子是常有的事儿。年轻人可能还能扛,60岁以后,胃肠功能本来就弱,再加上药的刺激,吃啥都不香了。长期下去,营养吸收不好,身体越来越虚。朋友老李,60多岁,吃降糖药好几年,胃口差得连最爱吃的红烧肉都不想碰了,人都瘦了一大圈。
体重也是个大问题。有些降糖药,比如胰岛素分泌类的药,吃了容易长胖。糖尿病患者最怕胖,体重一上来,胰岛素抵抗更严重,血糖更难控。数据表明,用这类药的患者,平均每年体重增加2到5公斤。60岁以后,代谢慢了,想减肥可没那么容易。胖了之后,心脏、关节的负担也重了,走两步就喘,膝盖也疼。
心血管问题更得当心。糖尿病本身就容易让心脏和血管“受伤”。有些降糖药,长期吃可能加重心血管负担。研究发现,部分降糖药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概率,比如心梗的风险可能高出15%。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心脏功能弱,稍微有点刺激,可能就出大事。隔壁老王,65岁,糖尿病10年,去年因为心脏问题住院,医生说跟长期吃药脱不了干系。
还有骨头的事儿。糖尿病患者本来就容易骨质疏松,骨头脆得跟饼干似的。有些降糖药,比如二甲双胍和磺脲类,可能会让骨密度更低。研究说,这类药用久了,骨折风险高出20%。60岁以后,摔一跤可能就是大事,骨折了得躺好几个月,生活质量直线下降。老张去年摔了一跤,腿骨折了,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骨头问题跟长期吃降糖药有关系。
药还可能跟其他药“打架”。老年人哪有只吃一种药的?降压药、降脂药、心脏药,药盒子里一把一把的。这些药跟降糖药混在一起,可能会互相影响。有的药效变强,有的变弱,甚至可能出意外。医生说,药物的相互作用,可能让治疗效果打折扣,副作用却翻倍。
光靠药,真的不是长久之计。专家说了,控制糖尿病,最好的办法还是得从生活方式下手。吃得健康点,少油少糖,多吃蔬菜粗粮。每天走走路、做点简单的运动,血糖能稳不少。研究显示,坚持运动和饮食管理的患者,血糖能改善30%以上,有些人甚至能少吃药。可60岁以后,很多人觉得累,懒得动,饮食也不规律,药就成了“救命稻草”。
这事儿说到底,糖尿病患者得对自己身体上点心。60岁以后,身体不像年轻时那么扛造,药吃多了,副作用就来敲门。找个好医生,定个适合自己的方案,既控血糖,又少伤害身体。生活上多努力,少吃点甜的,多动动腿,日子也能过得舒坦。你说呢?要是你或者家里人有糖尿病,平时咋控血糖的?欢迎留言聊聊,大家一起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