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保健品精神百倍?小心激素暗藏,3天见效要当心

2025-08-05 15:00:04
18166

社区门诊的护士小李,三十出头,最近有点烦。她买了瓶网红保健品,说是能补钙又缓解疲劳,结果吃了半个月,睡眠变差,脸上还老出油。她跟同事抱怨:“这玩意儿咋回事?吃着吃着人都不对了!”

保健品这东西,很多人觉得安全又简单。不是药,不用处方,包装上还写着“天然”“健康”。小李也这么想,网评五星,销量第一,她就下单了。可谁能想到,瓶子里可能藏着大问题。

国家药监局2022年的通报让人心惊。抽查的保健品里,差不多三成被查出偷偷加了激素。比如雌激素、糖皮质激素,还有雄性激素的衍生物。这些东西压根没写在标签上,买的人吃着吃着,身体就被悄悄改变了。

为啥加激素?因为效果快!有些保健品号称能“改善更年期”“提神醒脑”“减脂塑形”,吃了几天,感觉精神好、胃口开、干劲足。可这不是身体变好了,而是激素在“硬撑”。糖皮质激素最常见,短期让人精神抖擞,但时间长了,可能让骨头变脆、脸变肿,甚至免疫力下降。

山东2020年的一次调查,50种“抗疲劳”保健品里,14种查出了地塞米松这类激素。问题还不止于此,激素含量忽高忽低,根本没法控制。吃多了,身体内分泌乱套,自己的激素系统可能直接“罢工”。

男人吃了含雄性激素的东西,可能精神头一时足了,但时间长了,身体会出问题,比如没力气、情绪低落。女人吃了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月经可能乱了,甚至增加健康风险。很多人还以为是自己老了、压力大了,根本没往保健品上想。

除了激素,生产过程也有猫腻。保健品不像药,监管没那么严。有些小厂生产时不讲卫生,产品里可能混进重金属。2020年的一项检测发现,市面上18%的含维生素E保健品,铅含量超标。长期吃,神经系统可能受影响,外表却一点看不出来。

还有更隐蔽的套路。有些产品号称含“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如大豆异黄酮、葛根素,听着很健康吧?但2021年某药学院检测发现,4款产品里,激素活性比正常食物高了100多倍!厂家偷偷加了东西,标签上却写得天花乱坠。

小李这样的消费者,最容易吃亏。她吃了半个月,睡眠差、情绪不稳,还没怀疑是保健品的问题。很多人甚至吃了好几年,等身体真的出问题,才发现不对劲。可激素在身体里攒着,停了也不好排出,恢复起来特别慢。临床数据说,误吃含激素保健品的人,停用3个月后,一半以上身体还没调回来。

保健品的风险,不是立马让你倒下,而是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打乱身体节奏。很多人觉得“吃点总比不吃强”,可真相是,睡眠少、饮食差、压力大,靠吃片儿解决不了。真正管用的,是养好生活习惯,而不是指望瓶子里的“神奇”。

你说,保健品这东西,咋就让人又爱又怕?要是你买保健品,会不会多看两眼成分表?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