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陈奶奶68岁了,最近老觉得浑身没劲,头晕得厉害。她以前身体挺硬朗,邻居们都夸她精神好。可谁能想到,就因为听信了“少吃一顿饭能长寿”的说法,她差点把自己折腾进大医院。
一年前,陈奶奶听邻居聊起“辟谷”这回事,说少吃能让身体更健康。她琢磨着,年纪大了,控制饭量兴许能减肥、延寿。于是,她每天只吃早餐和午饭,晚饭直接不碰,饿了就硬扛。她想着,少吃点,体重下来,身体肯定棒。可没过几个月,她在家晕倒了,吓得家人赶紧把她送医院。医生检查后皱着眉头说:“陈奶奶,你这血糖低得吓人,脑子还短暂缺血,不能再这么饿肚子了!”陈奶奶傻眼了,少吃一顿饭,怎么就把自己吃进了医院?
这事儿听起来离奇,但其实不少中老年人都信“少吃长寿”的说法。很多人觉得,少吃一顿,身体负担小,就能活得久。可医生和科学家的研究却给出了相反的答案。华中科技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跟踪了24011名成年人整整15年,发现吃饭次数和寿命真有关系。每天老老实实吃三餐的人,健康状况最好;一天只吃一顿的,死亡风险高了30%,心血管问题风险更是飙升83%;就算一天吃两顿,死亡风险也比三餐的人高7%,心血管风险高10%。这数据一出,医生都坐不住了,尤其是对中老年人,这可不是小数字,是实实在在的健康警报。
为啥少吃一顿饭会出问题?道理其实不复杂。人体就像一辆车,吃饭是给发动机加油。规律三餐,身体有稳定能量,血糖、血压都能稳住。可要是少吃一顿,血糖就像过山车,忽高忽低,脑子没能量,血管也跟着受累。陈奶奶就是例子,长期两餐制,血糖低到让她晕倒,胆固醇还悄悄升高,血管和心脏都在超负荷运转。时间长了,身体哪受得了?
有人可能会说:“日本人不是吃得少,还活得长吗?”这话不假,日本人的平均寿命的确高,达到84岁,女性更长,世界第一。可你仔细看看,他们的饮食习惯跟我们想的完全不一样。日本人讲究三餐规律,每顿饭量不大,但食材花样多,一餐能吃到十几种东西。鱼、豆腐、泡菜、海带,这些东西富含营养,比如欧米伽-3能护心脏,膳食纤维帮消化,益生菌让肠道健康。他们从不随便跳过一餐,尤其是早餐,吃得特别认真。跟陈奶奶这种直接不吃晚饭的做法,根本不是一回事。
科学家们还做过不少实验。美国和英国的大学研究发现,控制热量是对身体好,但不是靠少吃一顿,而是“少量多餐”。比如,少吃点油炸食品、甜点,晚饭早点吃,饭量控制在七分饱,这样血糖和代谢都能稳住,体重也好控制。可要是直接跳过一餐,身体没能量,代谢乱套,反而容易生病。陈奶奶要是早知道这个,估计就不会冒险试“辟谷”了。
那是不是得顿顿吃得满满当当?其实也没必要。医生和营养专家总结了几个简单原则,照着做就行。每天三餐得规律,不管多忙,饭不能随便省。吃得全、搭配好,比吃得多更重要。蔬菜、鱼、豆制品、奶制品轮着吃,每顿有点主食,量别太多,微饱最好。少油、少糖、少盐,食材种类多点,营养才够。陈奶奶要是早点明白这些,估计就不会因为少吃一顿饭把自己弄得晕头转向了。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想想:你家老人有没有类似的“养生”习惯?是老老实实吃三餐,还是也信了“少吃一顿好”的说法?健康的事儿,咱们得掰扯清楚,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科学的路子走起来,身体才能硬朗,日子才能过得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