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河南宇通客车,曾经差点倒闭,却硬生生从绝境里爬出来,成了全球客车行业的龙头老大,年赚40亿,还打破了日本的垄断。这家企业的故事,简直像一部草根逆袭的大戏,普通人也能看懂,听着就觉得带劲。
上世纪90年代,郑州客车厂日子不好过。国家取消统购统销,订单没了,销售渠道断了,厂里堆满了卖不出去的车。工人们没活干,只能靠焊防盗门混口饭吃。换成别的企业,估计早就关门大吉了。可宇通偏不服输,咬牙要闯出一条路。
那时候,农民工南下打工,火车票不够用,飞机票又贵得离谱,坐长途大巴成了最实惠的办法。乘客还想要舒服点,盼着把硬座换成能躺着睡的卧铺车。宇通看准了这机会,果断改制成了股份公司,改名叫宇通客车,还一门心思钻研卧铺客车。结果呢?1994年全国客车销量掉得厉害,宇通却猛增了98%,三年后还成了第一家上市的客车公司。
上市后,宇通没躺着数钱,而是瞄上了高端市场。那会儿,高端商务客车全被日本的丰田柯斯达垄断,国内企业根本插不上手。宇通不信邪,砸了4个亿,硬是花了10年时间造出T7高端商务车,愣是把日本的垄断给打破了。别的企业看到赚钱机会就一窝蜂去做轿车、重卡,宇通却死磕大客车,专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到了21世纪初,中国的校车市场乱糟糟。很多校车就是普通客车改装的,安全问题一大堆,事故时常发生。不少企业觉得改装车便宜又好卖,懒得花心思研发。可宇通不一样,直接对标美国校车标准,2008年推出“长鼻子”校车,安全又专业,还帮着制定了行业标准。从那以后,宇通校车销量连续15年全国第一。
宇通的老板也有颗暖心肠。公司还没现在这么大的时候,就拿出2000多万去帮助抗日老兵,这份善心一直坚持到现在。这样的企业,让人觉得不光会赚钱,还有情怀。
当然,宇通也不是没遇到过坎。2016年开始,高铁越来越普及,私家车也多了,客车需求直线下滑。2020年,宇通甚至亏了钱,整个行业都像掉进了冰窟窿,小企业撑不住的直接倒闭了。宇通没慌,早早布局了海外市场,2004年就迈出了第一步。国外需求一上来,宇通的海外业务像坐了火箭,蹭蹭往上涨。
再说新能源,宇通1999年就偷偷摸摸开始搞了。2020年行业低谷时,它加速转型,搞智能制造,新能源客车卖得火爆,2024年直接扭亏为盈,赚得盆满钵满。这说明啥?市场变化快,你得提前想好后路。宇通在顺风顺水时就准备好了“雨伞”,所以逆境来了也不怕。
现在,宇通也不是高枕无忧。像比亚迪这样的对手,用低价策略抢市场,新能源补贴少了,国外还要求本地化生产,利润可能被压得更低。可宇通有底气,技术攒了这么多年,市场经验也丰富。只要继续发挥优势,比如在性价比上突出技术亮点,控制好成本,宇通还能稳坐头把交椅。
说到这儿,宇通的成功其实挺让人感慨。它从一个快倒闭的小厂,变成全球第一,靠的不光是运气。抓准市场机会,敢砸钱搞研发,坚持做一件事,还得有点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企业谁不服?就像咱老百姓过日子,踏实干活,提前打算,总能找到出路。
宇通的故事,也让人觉得中国企业有种韧劲。不管多难,只要咬牙坚持,总能闯出一片天。你说,这样的企业,是不是挺值得咱骄傲?以后坐大巴、校车,看到宇通的牌子,是不是也多了一份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