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9月27日,上交所官网显示,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科蓝天)披露了首轮问询函相关回复。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受拓展新能源领域业务影响,电科蓝天业绩波动较大,毛利率存在起伏,公司还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业绩波动较大 新能源领域业务毛利率低
电科蓝天主要从事电能源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拥有发电、储能、控制和系统集成全套解决方案,产品应用领域实现深海(水下1公里)至深空(距地球2.25亿公里)广泛覆盖。
2022年-2024年,电科蓝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5.21亿元、35.24亿元和31.27亿元,2023年和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9.78%和-11.2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1.89亿元和3.38亿元,2023年和2024年同比增速分别为-9.18%和78.58%。
其中,政府补助对于电科蓝天的业绩帮助不可或缺。上述期间内,公司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496.22万元、4289.90万元和4125.67万元,占各年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07%、19.26%和10.93%,主要为科研项目相关的政府补助。
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电科蓝天经营业绩波动较大,主要系近年来公司在持续发挥宇航电源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围绕电能源产业拓展新能源应用及服务和展会相关业务所致。
根据招股书,2022年-2024年,电科蓝天新能源应用及服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7.64亿元、14.93亿元和6.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32%、42.37%和21.13%。公司2024年承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相关展会实现收入8700.66万元,占公司当年度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8%。
电科蓝天表示,上述业务对公司经营影响较大,若未来下游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或公司无法取得相关业务机会,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2022年-2024年,电科蓝天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5.65亿元、-5.70亿元和1.06亿元,波动较大。其中2023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主要由于公司原材料采购增加、付现期间费用增加所致。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电科蓝天存在部分业务领域毛利率水平较低甚至为负的情况。
2022年-2024年,电科蓝天新能源应用及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7.59%、7.75%和12.42%,整体毛利率水平较低,部分细分领域储能系统及储能EPC、消费类锂电池及锂电材料毛利率水平为负。
电科蓝天表示,主要系公司进入新能源领域时间不长,业务规模较小,加之近年来储能以及消费类锂电池行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其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价格影响较大,公司在该等领域规模效应较弱,单位成本升高,导致毛利率水平较低甚至为负。
与此同时,电科蓝天宇航电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2.15%、34.26%和32.01%,特种电源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7.60%、8.81%和13.11%,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3.92%、20.63%和24.94%,同期内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26.63%、26.45%和25.14%。
2023年,电科蓝天毛利率水平略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主要系2023年公司新能源应用及服务业务收入占比较2022年有所提升,其毛利率水平相对较低进而拉低主营业务毛利率所致。
也就是说,如果电科蓝天储能系统及储能EPC、消费类锂电池及锂电材料业务毛利率水平持续较低或为负,不能实现合理水平利润,将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存在大量关联交易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中国电科直接持有电科蓝天48.97%的股份,通过十八所、中电科投资间接持有公司19.50%的股份,此外通过十八所的一致行动人景鸿瑞和、景源瑞和间接控制公司16.03%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因此中国电科合计控制公司84.50%的表决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截至2025年4月30日,电科蓝天存在租赁十八所厂房及机器设备的情形,公司向十八所租赁使用的房产面积合计6.13万平方米;公司向十八所租赁使用的仪器设备共699台/套,该等房屋、设备主要用于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日常研发、生产、办公等。
十八所已承诺不提前终止租赁合同,合同期满后厂房设备将优先租赁给电科蓝天继续使用,且未来在经有权机关批准后将按市场公允价格将设备转让至公司。
除了向控股股东租赁厂房设备外,电科蓝天与多家控股股东之间还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
2022年-2024年,电科蓝天关联销售的金额分别为12.68亿元、16.75亿元和16.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30%、47.52%和52.79%;关联采购的金额分别为5.03亿元、5.05亿元和6.36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重分别为26.53%、18.17%和27.54%。
上述期间内,十八所向电科蓝天采购并代为销售的金额分别为7.29亿元、10.54亿元和8.60亿元,占关联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7.46%、63.02%和52.07%,主要系业务整合导致的转签业务所致。
与此同时,电科蓝天向十八所采购的金额分别为9906.12万元、1797.42万元和2941.34万元,占关联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9.68%、3.56%和4.63%,其中2022年由于业务整合原因通过十八所代采电池相关产品金额为7207.37万元,交易价格和十八所与上游供应商的采购价格之间采用“平进平出”的原则确定。
监管层对此进行了再三诘问,要求电科蓝天针对非转签业务部分,分析说明向十八所进行关联采购/销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定价公允性;通过十八所实现的收入订单是否由公司独立执行完成;转签业务是否对十八所存在重大依赖,后续是否具有持续性等。
根据回复函,电科蓝天通过十八所转签的业务主要系基于中国电科对电能源业务板块的战略性布局。公司承接的宇航电源业务主要涉及载人航天等重大工程或军方等特定用户,具有特殊性,部分客户需要履行合格供应商目录变更程序,且航天总体单位对合格供应商的审批存在一定周期,因此报告期内公司存在通过十八所转签方式签署合同的情形,十八所仅履行代收代付的义务,业务全部由电科蓝天独立完成,采取“平进平出”的方式,不收取服务费,定价公允。
除了十八所外,电科蓝天还和另一家企业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据了解,天津恒电为电科蓝天的重要参股企业,电科蓝天、中国卫星并各持有天津恒电50%股权,中国卫星拥有董事会多数席位并将天津恒电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报告期内,电科蓝天向天津恒电采购的金额分别为3.76亿元、4.46亿元和5.35亿元,占关联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74.77%、88.34%和84.19%,采购主要内容为空间单体太阳电池。
与此同时,电科蓝天向天津恒电销售的金额分别为3.60亿元、3.08亿元和3.82亿元,占关联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8.36%、18.38%和23.14%,主要销售砷化镓外延片。
监管层要求电科蓝天说明,向天津恒电采购/销售的价格公允性,公司与天津恒电之间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情形。
电科蓝天表示,向天津恒电与向非关联方销售/采购情况在定价模式、毛利率、销售合同条款、信用政策、收入确认政策、质保政策、付款结算政策方面不存在重大差异,关联销售/采购具有公允性,与天津恒电之间不存在利益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