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早上起床,肚子咕咕叫,你是不是也纠结过要不要吃早餐?一边想着“饿一饿可能对身体好”,一边又怕不吃东西没力气。网上还总说“间歇性禁食”能让人更健康,甚至活得更久,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适度饿肚子能让身体启动一种叫“自噬”的功能。简单说,细胞会自己清理垃圾,就像家里大扫除,把没用的东西扔掉,让身体更健康。2016年,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因为研究这个还拿了诺贝尔奖,证明适度饥饿确实能帮细胞保持活力,延缓衰老。
但别以为饿得越狠越好。过度节食,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会营养不够,身体变弱,甚至免疫力下降。科学的“饿一饿”,不是不吃饭,而是控制吃饭的时间,比如一天只在8小时内吃东西,剩下16小时只喝水,给身体一个休息的机会。
这种方法叫“间歇性限食”,不是让你少吃,而是调整吃饭的时间点。比如中午12点到晚上8点吃东西,之后就不吃零食了。研究说,这样能让细胞有时间清理垃圾,还能让胰岛素工作得更好,血糖更稳定。数据显示,长期吃太多、吃太频繁,身体容易累,代谢问题也多。
很多人担心,饿肚子会不会没力气,肌肉会不会流失?其实短时间不吃,比如晚上6点后不吃东西,对大多数人没啥大问题,还能让肠胃休息,睡得更好。但如果饿太久,又不吃够蛋白质,肌肉确实可能减少。所以,饿得聪明点,吃得营养点,才是关键。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适度饥饿可能对大脑也有好处。动物实验发现,短期饥饿能提高一种叫BDNF的物质水平,帮大脑保持灵活,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可能更好。不过,这在人身上还没完全证明,不能随便乱试。长期不吃够营养,反而可能让人没精神,情绪还容易起伏。
从老祖宗的生活看,古代人哪有天天三顿饭?有时候饿一顿,饱一顿,身体早就习惯了这种节奏。现在我们吃得太好,零食饮料不断,反而容易得慢性病。适度“饿一饿”,其实是帮身体找回自然的平衡。
但这事儿不能一刀切。年纪大的、身体弱的,或者有慢性病的人,别随便试。营养师说,最好先问医生,量身定制计划,别瞎折腾。毕竟每个人的身体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
最后想说,健康不是追求极端,而是找平衡。别听信“饿几天就年轻”的忽悠,也别顿顿吃到撑。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比啥都强。你咋看这事儿?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