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山东的海洋经济火了!2024年,山东海洋经济总值突破1.8万亿元,全国第二,增速还比第一的广东快0.7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字,说明山东在海上搞出了大名堂,硬是闯出了一片“海上新山东”!
先说这1.8万亿元有多牛。全国海洋经济总量的17.1%是山东贡献的,占山东自己GDP的18.3%,还拉动了全省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简单讲,这块蛋糕不小,山东靠海吃饭的本事越来越强。光靠一两项产业可撑不起这数字,背后是山东海洋产业的全面开花。
山东的海洋产业有多硬核?七个产业直接拿下全国第一!海洋渔业、水产品加工、矿业、盐业、化工业、电力业、交通运输业,全都站上了全国顶尖位置。比如,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山东占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市场,连续三年领跑全国。造船业也猛,去年完工量涨了47.4%,新订单涨了64.3%,手持订单涨了49.2%。这说明啥?山东的船越造越大,技术越来越牛,订单接到手软!
再说科技,山东的海洋科技可不是吹出来的。拿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深海一号”项目,攻克了超深水油气开发的难题。全球首艘15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船“国信1号2-1”,还有国内首艘海上火箭发射船“东方航天港”号,都是山东造的。这些大杀器,哪个不是硬核科技的代表?还有“问海”预报大模型,计算效率提升3000倍,全球海洋状态都能精准预测。山东的海洋科技,硬是把“卡脖子”难题一个个掐断!
科研底子也厚。山东有50个“国字号”海洋科研机构,1000多家涉海高新技术企业,还有22位海洋领域的院士,占全国三分之一。成果转化更厉害,去年搞了240多场产研对接活动,达成124项合作,投融资近3亿元。这说明啥?山东不光会搞研究,还能把成果变成真金白银,实打实推动经济发展。
生态保护也没落下。山东有6个海湾被评为国家级美丽海湾,数量全国第一。日照、威海还成了全域美丽海湾试点。海水清了,沙滩净了,鱼群回来了,游客也多了。去年,山东沿海七市吸引了4.8亿人次来打卡,靠的就是这水清景美的环境。好的生态就是金山银山,山东算是把这道理吃透了。
基础设施也得说说。山东的港口牛到什么程度?671个生产性泊位,394个是深水泊位,全国第一。世界上多大的船,山东的码头就能停!260条外贸航线,连通全球180多个国家、700多个港口,货物吞吐量20.7亿吨,稳坐全国头把交椅。山东的船,哪儿都能去,货运到全球没问题!
为啥山东能在海上这么牛?因为海洋是山东的最大优势。海岸线3500多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资源丰富得让人眼红。从1990年代提出“海上山东”,到今天“海上新山东”,一代代人咬牙干下来,政策、行动、投入一个没少。三十多年,山东愣是把海洋变成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当然,山东也有短板。比如高端装备的一些核心零部件还得靠进口,海洋新兴产业占比还不够高。全国都在抢着发展海洋经济,山东不加速就可能被超车。所以,山东得继续补短板、强优势,把“海上新山东”搞得更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