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鸡蛋是我们饭桌上最常见的食材之一,煎、煮、炒、蒸,样样都行,营养又好吃。每天吃一个鸡蛋,身体棒棒,精神也好。可每次去超市买鸡蛋,面对一堆大小不一的鸡蛋,你是不是也犯过难?大的好,还是小的香?到底咋挑才能买到新鲜又健康的鸡蛋?今天就来聊聊这件家家户户都关心的事儿,用最简单的办法,教你挑到好鸡蛋!
挑鸡蛋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抓大的。为什么?因为大的鸡蛋看着实惠,蛋壳剥掉后,里面的蛋液多,吃起来过瘾。超市里的大鸡蛋摆在那儿,个头饱满,感觉就像在说“选我,选我,保证你吃得满足”。有人算过一笔账,同样重量的鸡蛋,大的蛋壳占的比例小,蛋液的比例高,买大的好像更划算。
不过,也有不少人偏爱小鸡蛋。他们觉得小鸡蛋是刚开始下蛋的母鸡产的,更新鲜,口感更细腻。尤其是老一辈,特别爱挑小的,说是“嫩鸡蛋”,吃起来滑溜溜,炒出来香喷喷。市场上那些小鸡蛋,常常被抢得快,很多人相信小鸡蛋营养更高,味道更好。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觉得小鸡蛋吃着就是比大的香?
其实,鸡蛋大小跟好坏没啥直接关系。鸡蛋的大小,更多是母鸡的品种和年龄决定的。年轻母鸡刚开始下蛋,蛋确实小一点,但老母鸡下的蛋也不一定就不新鲜。营养上,大鸡蛋和小鸡蛋差别不大,蛋白质、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都差不多。农业部的数据显示,鸡蛋的营养价值主要跟饲料和养殖环境有关,而不是单纯看大小。所以,挑鸡蛋别光盯着个头,得学会几招实用的办法。
颜色是挑鸡蛋的第一步。好的鸡蛋,蛋壳颜色鲜亮,不管是白壳、红壳还是粉壳,表面都有种自然的光泽。新鲜鸡蛋拿在手里,壳面干净,颜色均匀。反过来,如果蛋壳看着发暗,颜色发乌,甚至有点脏兮兮的感觉,多半是不新鲜的。这种鸡蛋放久了,水分流失,壳面就不那么光滑了。
重量也能帮你挑好蛋。同样的个头,重的鸡蛋通常更新鲜。为什么?新鲜鸡蛋水分多,蛋黄蛋清都饱满,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放久了的鸡蛋,水分会慢慢蒸发,蛋壳里会形成气室,重量就轻了。你可以试试,拿两个差不多的鸡蛋,掂一掂,重的那个八成是新鲜的。这种办法简单又实用,超市里就能操作。
还有个老办法,特别接地气,就是用光照一照。农村里很多人挑鸡蛋,喜欢对着灯光或者太阳光看。好的鸡蛋透光性好,里面干干净净,没有黑点。如果看到蛋里有黑斑,或者透光时感觉里面雾蒙蒙的,十有八九是坏蛋。这种方法在家里用个手电筒就能试,简单又靠谱。
闻味道也是个好招。新鲜鸡蛋闻起来没啥怪味,顶多有点淡淡的蛋腥味。如果鸡蛋闻着有酸味、霉味,甚至臭味,赶紧放下,别买!这种鸡蛋可能已经变质,吃下去对身体不好。超市里挑鸡蛋时,不妨凑近闻一闻,鼻子可是个好帮手。
除了这些,蛋壳的触感也能透露点信息。新鲜鸡蛋的壳面摸起来有点粗糙,像是有一层薄薄的粉末。这是因为刚下的蛋,表面有一层保护膜,摸着不滑溜。如果蛋壳特别光滑,甚至有点油腻,可能放的时间长了,保护膜已经磨损了。这种鸡蛋不一定坏,但新鲜度肯定不如粗糙的。
挑鸡蛋的学问,其实跟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就像买菜挑水果,大家都想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鸡蛋虽然便宜,但每天吃,选得好不仅吃得放心,还能吃出幸福感。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说,中国人一年人均吃掉300多个鸡蛋,算下来一天差不多一个。这么高频的食材,学会挑好蛋,绝对是门实用技术。
说到这,有人可能会问,市场上那些“土鸡蛋”“柴鸡蛋”是不是更好?其实,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营养差别不大。农业专家研究过,土鸡蛋的胆固醇可能稍低,但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跟普通鸡蛋差不多。关键还是看鸡的饲料和环境。土鸡蛋贵在养殖成本高,口感上可能更浓郁,但挑的时候,方法跟普通鸡蛋一样,颜色、重量、味道,一个都不能少。
还有个小技巧,买回来的鸡蛋别急着放冰箱,先检查一下。把鸡蛋放进一碗水里,新鲜的鸡蛋会沉底,稍微不新鲜的会浮起来。如果鸡蛋立在水里,或者直接漂在水面上,说明已经不新鲜了,最好别吃。这个方法简单又直观,家里随时能试。
挑鸡蛋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是多留心,用眼睛看、用手摸、用鼻子闻,慢慢你就有了自己的“火眼金睛”。生活里这些小细节,其实就是我们对家人健康的关心。每次买到一盒新鲜鸡蛋,炒个蛋炒饭,煮个水煮蛋,看着家人吃得开心,心里也暖乎乎的。
鸡蛋虽小,但挑得好,能让生活更有滋味。你有没有自己的挑蛋绝招?是掂重量,还是闻味道?或者有啥老一辈传下来的独家秘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大家一起交流,让每天的饭桌都多点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