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2024年,中国乳业市场掀起巨浪,液态奶这个曾经的“顶梁柱”竟然开始动摇。国家农业农村部数据亮出真相:全国牛奶产量4078万吨,同比下滑2.9%,打破了过去五年的增长势头。液态奶产量虽占乳制品总量的92.7%,但超高温灭菌乳独占75%的局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液态奶市场为何突然“失速”?消费者喝奶的习惯正在变。伊利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30%,但液态奶板块收入却跌了2.1%。蒙牛更惨,液态奶营收直接下滑11.2%。光明乳业也没逃过,营收减少1.9%,净利润更是掉了22.5%。这些数字清清楚楚,龙头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液态奶的“王者地位”正在被撼动。
消费者为啥不爱喝传统牛奶了?年轻人开始追捧植物奶、燕麦奶这些新选择。超市货架上,杏仁奶、豆奶摆得比牛奶还显眼。常温液态奶产能过剩,低温鲜奶的市场占有率又一直上不去。2024年,液态奶的消费量增速仅为1.2%,远低于乳制品整体的3.8%。这说明,消费者口味变了,传统牛奶的吸引力正在减弱。
上游的奶农日子更不好过。原奶价格一路下跌,2023年每千克3.84元,2024年跌到3.32元,2025年初更是低到3.08元,创下十五年最低纪录。奶价跌破成本线,中小牧场撑不住了。2024年,全国有12%的中小牧场缩减规模,3%的牧场直接退出市场。奶农辛辛苦苦养牛,却换不回成本,行业里“杀牛倒奶”的现象越来越多。
有人可能会问,奶价低了,会不会刺激大家多喝牛奶?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给出了答案:供需不平衡,奶价再低也救不了市场。2024年,全国原奶过剩量达到180万吨,远超市场需求。加上新式茶饮、咖啡这些饮品抢占市场,液态奶的日子更难了。奶茶店、咖啡店用植物基奶替代牛奶,消费者喝得开心,液态奶的市场却被挤得更小。
液态奶下滑,乳业却不是全线失守。奶粉市场成了“黑马”。伊利2025年上半年奶粉业务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3%。成人功能性奶粉火了,像“熬夜修复”“控糖高钙”这样的产品,直接戳中职场人和老年人的需求。飞鹤、蒙牛也跟着加码成人奶粉市场,2024年成人奶粉销量增长了18.7%,远超婴幼儿奶粉的5.2%。
奶酪市场同样火爆。蒙牛旗下妙可蓝多2025年上半年奶酪业务收入21.36亿元,占总营收的83.67%。儿童奶酪棒、烘焙芝士碎成了爆款,连奶茶店都开始用奶酪做新品。2024年,全国奶酪消费量达到38万吨,同比增长12.5%。奶酪不再只是披萨的“配角”,而是变成了年轻人爱吃的零食,货架上随处可见。
消费升级的趋势已经很明显。山姆会员店、商超的货架上,奶酪和功能性奶粉的种类越来越多。妙可蓝多推出的“奶酪坚果脆”,专门瞄准年轻人和健康饮食市场,2025年一季度销量增长了25%。奶酪广告也在综艺和短视频平台刷屏,2024年相关广告投放量增长了40%。消费者对这些新产品的接受度,远超传统液态奶。
乳业的新机会不只在产品端。餐饮、现制饮品、烘焙这些场景,对乳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2024年,餐饮行业对液态奶和奶酪的需求量增长了15.3%,其中奶茶和咖啡连锁店的采购量占了六成。乳企开始把目光转向B端大客户,像伊利、蒙牛这样的巨头,已经在加大对餐饮企业的供货力度。2025年上半年,伊利B端业务收入增长了22%,蒙牛也达到18.5%。
多元化成了乳企的“救命稻草”。液态奶产能过剩,利润又低,企业不转型就得被市场淘汰。2024年,全国乳制品企业中有65%增加了非液态奶产品的生产线。伊利、蒙牛都在加速布局奶粉、奶酪这些高附加值业务。蒙牛2025年计划将奶酪业务占比提升到总营收的25%,伊利则瞄准了功能性奶粉的百亿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