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总生病吃不好?5种家常食物补营养,住院风险降一半

2025-08-02 17:30:05
18300

老人营养跟不上,住院的新闻最近老是刷屏。杭州有个社区体检,65岁以上的老人,差点一半缺蛋白质和维生素D。医生一看,赶紧建议社区食堂多弄点营养餐。

吃得好不好,真的决定老人身体行不行。有些人觉得老了就该腰酸背痛,其实不是,吃对东西比啥都强。杭州那位老太太,天天喝粥配咸菜,儿子花三千多买的鱼油搁家里没拆封,最后骨质疏松住了院。

补营养不是越贵越好,家常菜里就有宝贝。牛奶号称补钙神器,但北京协和医院说了,光喝牛奶不晒太阳,骨密度改善效果差远了。早上让老人去公园遛弯,晒15分钟太阳,露个胳膊,比闷头喝高钙奶强。

维生素B12这东西,缺了可不只是没力气。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碰上好几个老人,暴躁、抑郁,以为是老年痴呆,结果一查是吃素吃得缺B12。养老院现在聪明了,每周菜单加两次猪肝、蛤蜊,比吃药管用。

南方人爱煲汤,觉得老火靓汤最滋补。广州做过实验,炖两小时的汤,蛋白质还没一块鸡胸肉多。想补营养,汤里那点肉碾成肉末吃下去,比光喝汤强多了。

便秘这事儿,不少人觉得吃香蕉就行。可香蕉得挑带黑点的,膳食纤维才多。日本养老院专门给老人吃这种香蕉,纤维比普通的高1.5倍。超市里那些青香蕉,看着好看,其实没啥用。

心血管问题,老人得当心。研究说,每周吃150克深海鱼,心血管风险能降不少。可清蒸鱼比油炸强,青岛有些老人爱吃炸小黄鱼,体检结果反而不如吃清蒸鲈鱼的。

社区医院现在搞的营养筛查挺靠谱。北京朝阳区试了三个月,查出30%的老人缺水比想象中严重。有个大爷每天喝茶,以为补水,结果茶利尿,身体更干,改喝温水后,血压都下来了。

别小看芝麻酱这老北京调料。两勺芝麻酱,钙含量顶半斤菠菜。牙口不好的老人,拌面条多挖一勺,比喝骨头汤补钙强。天津煎饼果子摊要是用石磨芝麻酱,补钙效果还能更好。

“彩虹饮食法”最近挺火,适合老人。每天吃五种颜色的食物,红的西红柿,紫的茄子,黄的玉米,绿的菠菜,白的豆腐。南京社区试了三个月,老人贫血率降了18%,比吃补剂管用。

营养这事儿,关键得吃对。保健品堆满柜子,不如盘子里多点鱼肉蛋奶。社区食堂、家里饭桌,稍微用心搭配,老人身体能好不少。

老人健康,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子女别光想着买贵的,陪老人吃顿饭,晒晒太阳,聊聊天,比啥补剂都强。你说是不是,营养到位了,老人也能活得精神抖擞?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