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收购万豪杀入酒旅,抖音4%份额来势汹汹,携程70%还能守住?

2025-09-22 08:30:09
18328

携程的“调价助手”风波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直接点燃了大众的关注。这个功能让用户质疑平台的价格透明度,觉得订票订酒店好像被“套路”了。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携程App的投诉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其中一半以上与价格相关。这件事不仅让用户有点心寒,也给其他平台抢市场的机会。

携程的市场地位依然很稳。根据2025年最新的行业报告,携程在在线旅游(OTA)市场的份额高达57%。如果算上同程的合作,市场占比直接冲到70%。这个数字说明,携程还是行业老大,短期内没人能轻易撼动它的位置。多年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强大的供应链管理,让携程在酒店、机票预订上依然是用户的首选。

京东的动作却不容小觑。它没打算跟携程硬碰硬,而是另辟蹊径,推出差异化服务。2024年,京东旅游平台的高端酒店订单量增长了41%,尤其是在五星级酒店领域,增长速度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京东通过更低的佣金和灵活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酒店商家。这种打法让携程在高端市场感受到压力。

美团也在加速抢地盘。2024年,美团通过收购万豪酒店的部分股权,快速切入高端酒店市场。数据显示,美团在高星酒店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6%,其中18-3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60%。美团用补贴和平台流量,成功拉拢了一大批年轻消费者。这对携程来说,意味着低龄用户群的流失风险在加大。

抖音的加入让竞争更热闹了。它靠短视频和直播,硬生生在OTA市场啃下4%的份额。2025年第一季度,抖音旅游相关内容的播放量超过300亿次,带动酒店预订量增长了28%。虽然抖音在传统商旅市场还差点火候,但低佣金政策和巨大的流量优势,让不少中小酒店愿意跟它合作。这对携程的中小型酒店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

携程也不是坐着不动。它跟各大酒店集团的合作关系非常紧密。2024年,携程与全球超过5000家酒店品牌达成深度合作,覆盖80%的国内高星酒店市场。平台还推出“会员专属优惠”,2025年第一季度,会员订单量占总订单的45%,比去年同期高了7个百分点。这种深绑产业链的策略,让携程在市场竞争中依然有底气。

高管减持股份的事却让市场有点不安。2024年,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和范敏累计减持公司股票约3.5%,涉及金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这被外界解读为对市场压力的应对。同一时期,携程宣布员工可居家办公,2025年员工流失率降低到8%,比行业平均水平低3个百分点。这招看起来是为了稳住团队,但也让外界对公司内部情况多了些猜测。

京东的目标不只是做个旅游平台,而是想重塑酒店行业的供应链。2024年,京东在酒店物资采购上的业务增长了32%,与锦江酒店的合作让它的市场影响力提升了15%。京东的物流优势,让酒店采购成本平均降低了12%。这种供应链打法,可能会让京东在酒旅行业占更大一块蛋糕。

美团的打法更直接,靠补贴和优惠圈用户。2024年,美团在高星酒店的优惠券发放金额超过10亿元,直接拉动订单量增长30%。年轻用户喜欢美团的“即看即订”模式,平台数据显示,70%的酒店订单在用户浏览后一小时内完成。这种快节奏消费习惯,对携程的传统预订模式形成挑战。

抖音的“直播+短视频”模式很抓眼球。2025年,抖音上旅游直播的场均成交额达到500万元,同比增长40%。它的低佣金政策让中小酒店的入驻率提升了25%。虽然市场份额不大,但这种新玩法吸引了注重体验的消费者,间接分流了携程的部分流量。

携程的应对策略很务实。2024年,平台投入了15亿元优化用户体验,推出了“无忧退改”服务,订单退改率降低到5%,用户满意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携程还加大了技术投入,AI推荐系统的精准度提高了20%,帮助用户更快找到合适的酒店和机票。这让携程在用户粘性上依然有优势。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携程的压力不小。2025年,OTA行业的总交易额预计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但携程的增长速度略低于行业平均,仅为12%。京东、美团、抖音都在用各自的资源和打法抢市场,携程的市场份额虽然稳,但增速放缓的趋势值得注意。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杀手锏。京东靠供应链和物流,美团靠补贴和年轻用户,抖音靠流量和内容。携程则靠品牌和深厚的行业积累。2025年,携程的活跃用户数达到2.5亿,同比增长8%,依然是行业第一。但面对新玩家的冲击,携程需要更多创新来守住江山。

OTA市场的未来充满变数。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预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5%。这块大蛋糕让所有平台都眼红。携程能不能继续领跑,取决于它能不能在服务、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持续发力,同时应对好新玩家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