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张阿姨今年62岁,糖尿病缠身十几年,平时靠吃药把血糖控制得还算稳。可前几天,她儿子结婚,高兴得不得了,忍不住喝了两杯小酒。结果第二天,血糖直接飙到15,头晕得站都站不稳,心慌气短,差点被送医院。这事儿让张阿姨纳闷:我吃药吃得好好的,怎么喝点酒就出这么大问题?其实,降糖药和酒精一碰,麻烦可不小。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吃降糖药的人为啥不能随便喝酒,还有哪些东西得躲着点,免得血糖像过山车一样上蹿下跳。
喝酒对吃降糖药的人来说,简直是踩雷。像格列本脲这样的磺脲类药,或者胰岛素,遇到酒精容易引发低血糖。尤其是喝完酒没及时吃饭,血糖可能低到让人发抖、冒汗,甚至神志不清。更麻烦的是,酒精还会让肝脏“偷懒”,没法及时分解糖原来救急,低血糖的时间拖得更长。数据上,研究显示,饮酒后低血糖的风险能高出2到3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还有一种药,叫二甲双胍,情况也不乐观。它虽然不直接导致低血糖,但酒精会放大它的副作用,比如乳酸中毒。乳酸中毒可不是小事,肚子痛、恶心、喘不过气,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2023年的《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里明确说了,长期吃降糖药的人,最好一滴酒都别沾。不是“少喝点没事”,而是“沾了就可能出事”。
除了酒,高糖水果也是个大坑。很多人觉得水果健康,吃点没啥,可对糖友来说,有些水果跟吃糖没啥两样。比如榴莲、香蕉、葡萄,一小块下去,血糖蹭蹭往上涨。数据表明,100克榴莲的升糖指数能到60以上,相当于直接吃白糖。尤其是饭后吃水果,血糖更容易失控。果糖还有个坏处,它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身体反应慢,等你察觉血糖高,已经晚了。
吃水果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得挑对种类,控制量。苹果、柚子、草莓这些低糖水果,每天吃个200克左右,顶多一个拳头大小,放在两餐之间吃,别跟正餐凑一块。医生建议,糖友吃水果前最好测一下血糖,空腹血糖高于7就先别吃,免得雪上加霜。这样小心的吃法,才能让血糖稳得住。
保健品也是糖友容易踩的雷。市面上那些“降糖神器”,比如苦瓜素、铬制剂,听着挺唬人,实际效果却没保障。很多保健品没经过严格验证,成分不明,有些甚至偷偷加了激素,吃多了可能伤肝伤肾。国家卫健委的指南里说过,保健品和降糖药混着吃,可能会让药效失衡,导致血糖忽高忽低。更别提有些人一次吃好几种保健品,副作用叠加,血糖没降下来,身体先垮了。
最好的办法是什么?老老实实听医生的,靠药和饮食控制血糖,别指望保健品来“补救”。有位糖友老李,迷信保健品,结果血糖没降,肝功能还出了问题,花了好几个月才调回来。省下买保健品的钱,买点新鲜蔬菜水果,搭配着吃,比啥都强。
高盐高脂的食物,也得悠着点。糖友往往只盯着“糖”,却忘了盐和油的危害。炸鸡、肥肉、奶油蛋糕这些高脂食物,吃下去会让胃排空变慢,血糖在饭后两小时还可能再飙一波。长期吃高脂,胰岛素抵抗会加重,降糖药的效力也会打折扣。高盐食物更不省心,像咸菜、腊肉、方便面,吃多了容易让血压飙升,心脏和肾脏负担加重。糖尿病本来就容易引发心血管问题,高盐高脂等于火上浇油。
想吃得健康,糖友得学会“管住嘴”。医生建议,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油别超过25克,差不多两勺的量。换成白水煮菜、蒸鱼,少放点调料,既能保住营养,又不伤身体。血糖稳了,心脏和肾也能少受点罪。
浓茶和咖啡,平时喝着挺提神,可对糖友来说也有隐患。茶叶里的鞣酸会挡住铁的吸收,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贫血。咖啡因会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对有心血管问题的糖友尤其不友好。如果加了糖或奶,浓茶咖啡立马变成“隐形糖水”,血糖控制全白费。想喝点啥,淡茶或无糖黑咖啡可以,量别多,一天一杯顶天了,空腹时也别碰。
这事儿说到底,血糖控制靠的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每天的小习惯。你是不是也有过张阿姨那样的经历?为了高兴喝了两杯,结果血糖失控?或者迷信保健品,钱花了不少,效果却没见着?管好血糖,其实没那么难,关键是得用心。你觉得,糖友们还有啥好办法能让血糖稳稳当当?欢迎大家聊聊自己的经验,咱们一起把这仗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