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鞍山的企业最近迎来了一群“高手”。这些不是什么神秘人物,而是咱们的劳模工匠。他们带着真本事,走进车间,帮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难题。这事儿可不简单,直接关系到企业能不能干得更好,鞍山经济能不能再上一个台阶。
在鞍山冶金集团炼铁服务公司,运输皮带老是漏料,物料撒一地,工人得不停清理,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劳模工匠黄绿鹏带着团队来了。他们没坐办公室,直接钻进车间,盯着皮带机看了又看,和企业技术员一起找原因。查来查去,发现皮带张力和导料槽设计有问题。他们提出调整张力、改导料槽的办法,立马让漏料问题没了,工人省心,效率也上去了。
另一边,岫岩偏岭镇的振洋玉雕厂也迎来了“救星”。玉雕这行看着光鲜,但手工活儿多,效率低,料子浪费还挺严重。孙佳兴,这位拿过辽宁五一劳动奖章的工匠,带着团队到现场一看,问题全摆在桌面上。雕刻器皿不够对称,内膛加工有局限,玉牌手工效率低,切料浪费多。他们没光说问题,还给出了实招:用数字化设计配合传统手艺,改进雕刻工具。这样一来,玉雕厂不仅效率高了,作品还更有艺术感,市场竞争力也强了。
这些劳模工匠可不是来走过场的。他们干活儿讲究“点对点”,企业缺啥,他们就补啥。比如,冶金集团的皮带问题,解决后每年能省下几十万的清理成本。玉雕厂那边,改进工具和设计后,玉料利用率提高了20%,作品卖得更好,工人们干活也更顺手了。这就是实打实的好处。
为啥这事儿能成?因为劳模工匠有真本事。他们不是光会喊口号,而是真刀真枪地干。黄绿鹏在冶金行业干了20多年,设备哪个零件有毛病,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孙佳兴雕玉30年,手艺精到不行,还懂得怎么把老手艺跟新技术结合起来。他们的经验,成了企业解决难题的“金钥匙”。
再说,这行动也不是随便搞搞。市总工会专门组织了“劳模工匠助企行”,根据企业需求量身定制服务清单。企业说啥难,他们就派啥样的专家去。这就像给企业请了个“私人医生”,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数据显示,去年鞍山有50多家企业通过这活动解决了技术问题,整体生产效率平均提升了15%。
这活动还有个大好处,就是让工人们也能学到东西。劳模工匠不光帮企业,还现场教工人怎么改进操作。振洋玉雕厂的工人小李说,孙佳兴教了他一套新雕法,干活速度快了一倍,成品还更好看。这不光帮了企业,也让工人有了新技能,干活更有劲头了。
鞍山的劳模工匠们,还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去。比如,黄绿鹏团队把皮带改进方案整理成册,免费给其他企业用。孙佳兴也在行业里开了几场培训,教大家怎么用数字化工具雕玉。这么一来,鞍山的工业和传统手艺都能跟上时代,走得更远。
这活动还有个特点,就是不搞一锤子买卖。市总工会说了,接下来要建长效机制,让企业随时能找到合适的专家帮忙。他们还想把“需求—专家—项目”的模式固定下来,争取让更多企业受益。这对鞍山经济来说,是个大好事。
说到这儿,劳模工匠的活儿干得漂亮,但企业也得配合好。有些企业一开始还不信,觉得外人能帮啥忙。可真干起来,才发现这些工匠的点子真管用。比如,振洋玉雕厂的老板一开始还犹豫,怕改工艺成本高。结果试了之后,订单多了30%,他直说后悔没早点听建议。
以后,鞍山还会继续推这活动。听说,下一步要覆盖更多行业,比如新能源、农业加工啥的。企业有啥问题,工匠们都能去帮忙解决。你说,这活动能不能火?企业能不能更牛?咱们鞍山的经济,会不会跑得更快?答案,留给你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