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王大爷今年65岁,退休后每天按时吃药,觉得自己身体还算硬朗。饭后吃药是他多年的习惯,觉得这样胃里舒服,药也能“发挥得更好”。可最近体检,医生却说,他这习惯可能有问题!
医生的话让王大爷有点懵。他一直觉得饭后吃药天经地义,谁知道这还得看药的种类。医生告诉他,65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机能慢慢下降,吸收药物的能力也跟年轻时不一样。吃药这件事,看似简单,其实藏着不少门道。用错了方法,药效可能打折扣,还可能给身体添麻烦。
很多人像王大爷一样,觉得饭后吃药最保险。吃了饭,胃里有东西,药不会刺激胃,吸收也更好。可医生说,这想法不完全对。有些药空腹吃效果更好,比如治疗甲状腺的药,饭后吃反而会影响吸收。还有些药,比如保护胃黏膜的,得在饭前吃才能发挥作用。像王大爷吃的降压药,医生建议早上空腹吃,药效更稳定。
用茶水或饮料送药,是老年人的另一个常见习惯。王大爷就爱用绿茶送药,觉得水太寡淡,茶水喝着舒服。可医生一听,赶紧摆手。茶水里的鞣酸会跟一些药“打架”,形成不容易吸收的东西,药效直接被拉低。饮料更不行,尤其是含糖的,像可乐、果汁,可能让血糖忽高忽低,跟降糖药混一起,效果更乱。医生叮嘱,最好用白开水送药,安全又可靠。
还有件事让王大爷挺不好意思。他觉得自己血压稳了,就偷偷把降压药减了一半,心想省点药,身体也没啥大问题。结果没几天,头晕、心悸全找上门了。医生说,擅自改药量是大忌,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药量不是随便定的,每颗药的剂量都是医生根据病情算好的。减药或停药,病情可能反弹,还可能引发其他问题,比如心脏负荷加重。
老年人吃药多,有时一天好几种药,管理起来真不简单。王大爷有高血压、糖尿病,还得吃保护心脏的药,药盒子里五六种药堆一块。他觉得自己懂,经常把药混着吃,觉得一起吃省事。可医生提醒,多种药混吃,风险不小。有些药互相“冲突”,可能让药效变弱,甚至引发危险。比如降血糖药和某些降压药一起吃,可能导致低血糖,老人家一不小心就晕倒了。
怎么避免这些问题?医生建议,老人吃多种药,最好找一个专业医生统筹。每次看病,把所有药的清单给医生看清楚,确认有没有相互作用。家里备个小本子,记下每种药的服用时间和剂量,照着做就不会乱。
还有个细节,王大爷以前没注意。吃完药,他喜欢马上躺下休息,觉得这样药能“沉下去”吸收好。医生却说,这习惯不好。躺着吃药,药可能在胃里待太久,刺激胃壁,容易肚子痛。有的药,比如抗生素,留在食道还可能引起灼伤感。正确的做法是,吃药后站着或坐着,至少等半小时再躺下。
老年人吃药,听起来是小事,但影响可不小。身体机能下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跟年轻时完全不同。像王大爷这样的老人,慢性病多,药吃得也多,稍微不注意,就可能让药效白费,甚至伤害身体。数据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人超过2.8亿,七成以上有慢性病,合理用药成了大问题。
这事说到底,就是多留个心眼。吃药不是小事,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更得当回事。你家老人吃药,有没有这些习惯?是不是也该提醒一下?毕竟,健康的事,谁也不想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