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男孩被猫抓伤,打疫苗仍丧命,2个日常习惯害了他

2025-07-27 13:02:59
18302

一只瘦得皮包骨的橘猫,蜷在街头领养摊的角落,眼神呆滞,尾巴轻轻拍着地面。15岁的付奕成路过时,脚步猛地停住,心头一震:这模样,简直跟小时候陪他长大的阿福一模一样!他蹲下身,想伸手摸摸,却被猫狠狠抓了一把,手背鲜血直流。这一下,不仅抓破了皮肤,也把这个四川宜宾的初三男孩,推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悲剧。

付奕成从小在城里长大,但每次回乡下爷爷奶奶家,总有一只胖橘猫阿福等着他。阿福是爷爷多年前从村口捡回来的,巴掌大的小猫崽,长成了全家人的心头宝。付奕成写作业时,它就蹲在桌角,安静地陪着。有回他考试没考好,奶奶责骂时,阿福竟然冲上来,挡在他身前,朝奶奶喵喵叫,像在替他求情。从那以后,不管他心情多糟,阿福总会凑过来,用头轻轻蹭他,像个不会说话的哥们,暖得他心里发热。

可猫也有老去的时候。付奕成五年级那年,阿福15岁了,身体不行了。奶奶打电话来说,阿福不吃不喝,整天瘫着不动。付奕成急得连作业都写不下,周五一放学就往乡下冲。进屋那一刻,阿福听见他的声音,费力地抬起头,尾巴动了动,慢慢蹭到他脚边,用额头碰了他一下。几分钟后,它闭上眼,永远睡了过去。付奕成哭得眼睛肿成桃子,之后好久都不愿再提养猫的事。

2021年3月9日,付奕成去超市给妈妈送饭,路过一个流浪动物领养摊。摊位上几只猫懒洋洋地走来走去,唯独角落那只瘦弱的橘猫让他挪不开眼。它的毛乱糟糟,瘦得肋骨都看得清,偶尔咳两声,声音干哑得让人心疼。付奕成盯着它看,脑子里全是阿福的影子:那轻轻抖动的胡须,慢悠悠拍尾巴的样子,还有喉咙里沙哑的咕噜声,简直像阿福从记忆里走了出来。

他忍不住蹲下,伸手想摸摸这只猫。就在这时,妈妈冲过来一把拉住他,喊道:“别碰!这种免费领养都是套路,猫还可能有病!”可付奕成像没听见,固执地把手伸进围栏。谁知,猫突然一扑,爪子狠狠划过他手背,三道血痕触目惊心。人群一下炸开,妈妈气得大喊:“这猫怎么能随便放出来?万一有病怎么办?”工作人员赶紧解释,说猫刚从猫瘟里恢复,情绪不稳,但肯定没狂犬病,还端来水碗让猫喝了几口,证明它不怕水。

妈妈还是不放心,带着付奕成直奔医院。急诊医生一看伤口,眉头皱得紧紧的。伤口不深,但三道抓痕交叉成“川”字,边缘有点红。医生用盐水冲了20分钟,又拿碘伏棉球反复擦拭,仔仔细细把每块皮肤都清理干净。最后包上纱布,特意留个小口子透气,怕把细菌闷在里面。医生语气严肃:“必须马上打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再加上五针疫苗,不能有半点马虎。”

听到免疫球蛋白要三千多块,妈妈脸色一僵。家里刚交了补课费,爷爷住院还欠了债,这笔钱真不好凑。可医生说得清楚:“狂犬病一旦发作,没人能活下来。免疫球蛋白是唯一能立刻起效的办法,错过了就没机会了。”妈妈咬咬牙,借了钱签下单子。医生按付奕成的体重算好剂量,给他伤口周围和臀部打了免疫球蛋白,又在肩膀上扎了第一针疫苗。

接下来的一个月,妈妈像上了发条。每次打针,她都亲自陪着,医院楼下坐半小时,盯着儿子有没有过敏。家里饭菜清淡得像白开水,可乐也不许碰。她每天给付奕成换药,用棉签小心擦伤口,叮嘱他不许沾水。医生说疫苗期间不能熬夜,不能太累,妈妈甚至不让他刷题到深夜。付奕成嘴上嫌烦,但都听话照做,乖得让人心疼。

四周后,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抗体合格,免疫屏障建好了。妈妈长舒一口气,觉得这事总算翻篇了。付奕成也恢复了往日的节奏,埋头准备中考。可谁也没想到,噩梦在5月底悄悄来了。他在自习课上写卷子,手背突然觉得不对劲,像有蚂蚁爬,隐隐发麻。写字时笔迹歪歪扭扭,错别字一堆。他揉着手,强撑着写完,可整个人坐不住,鞋跟在地上磨来磨去。

回家后,他跟妈妈说手不舒服。妈妈看伤口没红没肿,以为是中考压力大,熬了碗安神汤让他喝。那晚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半夜被噩梦惊醒,背上全是汗。6月2日,模拟考时,广播里传出水流声,他突然僵住,脸色煞白,嘴角流口水,呼吸急促得像要窒息。他抓着桌子,低头干呕,嘴里念叨着“别放水了”。老师吓坏了,赶紧送他去医务室,可他刚迈两步就瘫倒在地,抽搐不止,嘴里吐出白沫。

救护车把他送到医院,医生一看情况不对,怀疑是狂犬病,立刻抽脑脊液和唾液检查。结果像晴天霹雳:狂犬病毒核酸阳性,确诊狂犬病毒性脑炎。医院全力抢救,用上了镇痉药、呼吸机,可不到20小时,付奕成还是走了。妈妈瘫在医院走廊,哭得撕心裂肺:“我们疫苗都打了,抗体也合格了,怎么会这样?”她死死攥着医生的袖子,声音嘶哑:“是不是疫苗有问题?”

医生查了疫苗批次,一切正常,流程也没问题。他们反复问家属,付奕成这几个月有没有再接触猫狗,答案是没有。可病毒从哪来的?医生们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一位病毒学专家饶子和院士介入。他翻完病例,提出一个关键问题:疫苗打了对,但付奕成的身体状态,可能让免疫效果打了折扣。他点出两个致命细节,全是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小事。

第一件事,付奕成在打第二针疫苗后,帮班级做板报,在油漆间待了两个多小时。那地方气味呛人,油漆和清洁剂的挥发物可能伤了他的呼吸道,扰乱了免疫系统。医生说,青少年免疫力不稳定,这种刺激物会让抗体生成变慢,甚至失效。偏偏没人觉得这事有风险,学校也没提醒,家长更没当回事。

第二件事,他在打第四针疫苗后,连着五天不午休,午饭后直接写作业。中考压力大,熬着不睡很常见,可医生说,午休对免疫系统特别重要。长期不午休,身体节奏乱了,疫苗的保护效果就可能泡汤。付奕成那段时间太拼,错过了免疫系统“补课”的关键时刻。

这两件小事,像是两颗小石子,砸碎了疫苗的保护网。病毒潜伏下来,悄悄侵入他的大脑,最终夺走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妈妈听完医生的解释,整个人像被抽空了。她怎么也想不到,油漆味和不午休,会让儿子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你家附近有没有流浪猫狗?你会不会随手摸一把?如果被抓了,你会第一时间去医院吗?付奕成的故事,像在问我们每个人: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选?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