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变宝17年磨剑,青岛小厂逆袭国际,绿色奇迹如何炼成?

2025-09-19 08:30:06
18428

工业润滑油被称为机械设备的“命脉”。9月17日,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发展中心负责人华倩表示,废润滑油不仅昂贵,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新技术净化废油,能大幅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保护环境。这家青岛企业用17年时间,从一无所有到技术领跑,硬是把“废油”变成了“宝”。

青岛海纳能源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015年成立,专注于废润滑油净化技术。创始人高存兴发现,传统废油处理靠机械过滤,滤芯容易被杂质堵塞,设备故障频发,更换成本高。数据显示,传统滤芯每月更换费用可达数千元,企业负担不小。高存兴决心开发新技术,解决这一行业痛点。

研发初期,资金短缺让高存兴举步维艰。他投入全部积蓄,甚至变卖家产,只为支持实验。2014年,他终于取得突破,拿下首个专利。这项电吸附技术通过电极吸附废油中的氧化物和杂质,处理效率比传统方法高30%以上。实验数据显示,处理后的油品纯度可达95%,接近新油标准。

2015年,海纳能源环保正式成立,赶上国家绿色发展政策支持。青岛高新区提供创业资金和厂房,帮助公司站稳脚跟。2016年,公司与上海宝钢、赛轮轮胎等企业合作,订单量增长50%。高存兴表示,这些合作让公司年收入突破1000万元,技术得到市场认可。

电吸附技术的优势在于高效和环保。传统过滤设备每年产生大量废弃滤芯,处理成本高且污染环境。而海纳的设备无需频繁更换滤芯,每年可节省维护费用约20万元。客户反馈显示,使用该技术后,设备故障率降低40%,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2017年,海纳被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认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这一年,公司技术团队扩充到20人,研发投入占收入的15%。2018年,公司获评环保装备专精特新企业,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覆盖全国10多个省市。

2019年,海纳的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适用先进技术设备名录。数据显示,其设备每年可净化废油数十吨,减少污染物排放约100吨。这不仅降低企业成本,还助力国家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国际市场上,海纳的设备同样表现亮眼。2022年,公司出口额达到500万美元,客户遍布欧洲和东南亚。90%的海外客户选择长期合作,订单复购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欧盟检测显示,处理后的油品符合其环保标准,纯度达到98%。

海纳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企业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努力。从17年前的艰难起步,到如今的国际舞台,海纳用数据和成果证明,废油也能变成资源。未来,这项技术将如何改变工业领域,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