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儿媳每次回娘家,总会拎回一大堆土特产,这次也不例外。腊肉、辣椒豆腐酱、肉鸡、豆腐泡、花生、红薯条,样样都是亲家亲手做的。看着这些带着泥土味儿的东西,我心里既感动又佩服,忍不住想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些“宝贝”背后的故事。
腊肉是亲家那儿的招牌特产。儿媳带回两块,沉甸甸的,闻着就香。刚开始我以为是为了保存猪肉才做成腊肉,后来才知道,这可不是随便做的。亲家养的猪,吃的是自家种的粮食,宰了之后用老方法腌制,晾晒得恰到好处。切一块炒菜,那香味能把邻居都馋过来!比超市买的新鲜猪肉可强多了,嚼一口,满嘴都是家乡的味道。
再说说辣椒豆腐酱,这可是亲家母的拿手好戏。豆腐切小块,煮一煮放凉,辣椒、大蒜、姜切得细细的,油锅一炒,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加点盐、生抽、花椒粉,慢火炒到豆腐微微金黄,装进罐子里密封。每次打开罐子,那股香味就像把亲家的厨房搬到了北京。吃一口,辣得过瘾,豆腐又软又香,配米饭能吃三大碗!
还有那只肉鸡,足有六斤重,宰好洗净,儿媳直接拎回来。亲家养鸡可讲究,不是圈在笼子里喂饲料,而是散养在废弃院子里,吃粮食、菜叶、剩饭。鸡跑来跑去,肉质紧实,炖一锅鸡汤,鲜得能把舌头都吞下去。亲家说,这种鸡养了十几只,平时自己吃,逢年过节送人,实打实的好东西。
豆腐泡也是一绝,用的是自家种的黄豆。儿媳说,回家前一天,亲家母泡了十斤黄豆,邻里几家凑一块儿,磨豆浆、烧火、点卤水,忙得不亦乐乎。做好豆腐,切成条,油锅一炸,金黄酥脆,吃着香还能放好久。拎到北京来,炒菜、炖汤都好使,省事又美味。
花生更不用说,五六斤一袋,看着不起眼,实则大有来头。亲家两口子一粒一粒手工剥的,干干净净,没一点杂质。超市的花生哪有这待遇?炒一盘,煮一碗,香脆可口,吃着就是踏实。种花生可不是轻松活儿,翻地、播种、除草、收割,每一步都得费心思。
红薯条更是让我服气。亲家从育苗开始,浇水、锄草、翻秧,忙活一整季。红薯刨出来,洗净蒸熟,晾晒切条,再晒到干透,才有了这红褐色、筋道带甜的红薯条。嚼一口,甜丝丝的,像是把田间的阳光都吃进了嘴里。这得花多少时间和力气啊!
说到这儿,我还挺好奇,大家伙儿家里有没有这样的土特产?你们那儿有什么拿手好菜,吃了让人忘不了?亲家的这些东西,让我越吃越觉得,生活就得这么接地气儿。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