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夏天一热,肝病患者小李的日子不好过了。才几天时间,他的皮肤开始发黄,浑身没劲,连饭都吃不下。去医院一查,肝功能指标转氨酶竟然高了三倍,吓得他以为得了什么大病。
医生详细问了小李的情况,确认他没喝酒,没感染新病毒,药也按时吃。翻来覆去查原因,最后发现问题出在高温天气上。夏天热得像蒸笼,身体为了散热,血液都跑到皮肤表面,肝脏的血流却少了。这对肝病患者来说,麻烦大了。肝脏本来就脆弱,还要分解药物,血流一少,解毒能力跟不上,药物的毒性就容易在体内堆积。
小李吃的保肝药和抗病毒药,平时没啥问题,可一到夏天,药效就不一样了。这些药靠肝脏分解,天气一热,肝脏工作效率下降,药物在血里停留时间长,浓度高了,副作用自然就明显。医生说,这种情况在肝病患者中很常见,夏天一到,不少人莫名其妙出现黄疸、恶心、没胃口,查来查去,根源就是高温让药物代谢乱了套。
更别提夏天的饮食了。小李爱吃凉拌菜、冰镇西瓜,还喜欢喝点冰奶茶。这些东西吃着爽,可对肝病患者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凉拌菜里可能有亚硝酸盐,冰奶茶糖分高,高糖高油的食物会干扰药物的吸收。医生举了个例子,某些药遇到油腻食物,吸收速度会突然加快,等于无形中多吃了一倍的药量。肝脏本来就累,再被这么一折腾,哪还顶得住?
高温还会放大药物的副作用。小李吃的降酶药,平时有点乏力就算了,可一到夏天,头晕、出汗、嗜睡全来了。他有次差点在路上晕倒,幸好被朋友扶住。医生提醒,这种情况很危险,尤其是中老年人,肝病加上高温,药物的副作用和中暑的症状混在一起,容易被忽略。要是开车的患者,注意力不集中,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个容易被忽视的点,夏天出汗多,水分流失快,身体的电解质容易失衡。这会直接影响药物在血液里的分布。小李以前没注意,觉得渴了就猛灌水,结果身体还是缺水,药效更不稳定。医生特意叮嘱,肝病患者夏天得学会科学补水,不能光喝白开水,最好加点淡盐水,保持电解质平衡。
饮食上也有讲究。小李以前觉得不喝酒、不吃辣就万事大吉,可医生说,夏天吃太多水果也不行。像西瓜、荔枝这些高糖水果,吃多了会让肝脏的糖代谢失衡,尤其是吃着影响血糖的药,问题更大。烧烤、腌菜这些重口味食物更得少碰,里面可能有添加剂,对肝脏有轻微毒性,长期吃下来,肝功能波动就不奇怪了。
医生还提到,夏天肝病患者得学会“稳”字诀。别一热就猛吹空调,也别一口气吃太多冰饮,身体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药物也一样,服药时间得固定,不能今天早上吃,明天晚上吃。储存药物也有门道,夏天高温,药放冰箱或者阴凉处,别随便扔在桌上,不然药效可能变质。
其实不光小李,很多人都有类似经历。隔壁老王也是肝病患者,夏天爱吃冷饮,结果肝酶一查,高得吓人。他以为是药不管用,差点换了药方,后来才知道是饮食和高温惹的祸。这些例子说明,肝病患者夏天得学会“管住嘴,迈开腿,稳住心”。管住嘴,别乱吃;迈开腿,适当活动;稳住心,别让高温打乱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