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一个70岁的退休老工人,平时身体还算硬朗,却发现最近爬个楼梯就喘得不行,腿也越来越没劲。更让他发愁的是,稍微磕碰一下,腿上就青一块紫一块,消下去得老半天。医生一检查,说这是长期吃抗凝药的“后遗症”。这药救命不假,可也给老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
抗凝药,简单说就是让血液不那么容易凝固,防止血管里长血栓。这药对心脑血管病、血栓病的老人来说,作用大得很,能降低中风、心脏病的风险。可问题来了,年纪大了,身体不像年轻人那么能扛,这药吃久了,副作用就慢慢冒出来了。尤其是70岁以上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抗凝药带来的问题更明显。
血液凝固功能被抑制,最直接的麻烦就是容易淤青。老人不小心撞到桌子,皮肤底下就冒出大片青紫,消得还慢。这是因为抗凝药让血液变“稀”,小血管破了血止不住,淤在皮肤下头。别小看这点淤青,时间长了,皮肤可能变得脆弱,稍微划一下都可能出大问题。
更严重的是,抗凝药还可能让内脏“偷着出血”。特别是胃肠道本来就有毛病的老人,吃这药时间长了,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会翻倍。医生提醒,老人得特别小心,平时少磕碰,伤口要及时处理,别不当回事。不然,一个小伤口可能拖成大麻烦。
血管健康也得操心。老人年纪大了,血管本来就硬化,弹性差。抗凝药吃久了,可能让血管更“娇气”。血管硬得像老化的水管,血流不顺畅,心脏得使更大劲儿泵血。这么一来,心脏负担重了,血压也容易忽高忽低,像坐过山车似的。时间长了,心力衰竭、冠心病的风险就悄悄上来了。
心脏和血管的事儿还没完,骨头也得当心。抗凝药吃多了,可能让骨头变脆。研究说,这药会影响钙吸收,骨密度下降得更快。本来老人骨头就容易疏松,再加上这药,骨折的风险就更高了。尤其是爱摔跤的老人,跌一跤可能不只是疼几天,骨折后出血多,恢复也慢,严重了还可能引发其他毛病。
怎么防?医生建议,老人得多走走,爬爬楼梯,适当活动活动筋骨,增加点负重训练。吃点钙片、维生素D,也能帮骨头硬实点。别整天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动起来,骨头才能结实。
除了身体,心理也得照顾好。吃抗凝药的老人,常常担心这担心那,怕药吃错了,怕身体出毛病。时间一长,焦虑、抑郁就找上门了。身体不舒服,心情再不好,饭吃不下,觉睡不好,免疫力也跟着下滑。医生说,老人得保持乐观,必要时找心理医生聊聊,别自己憋着。
中国现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像这样的老人,靠抗凝药维持健康的越来越多。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心脑血管病占了慢性病的“大头”,抗凝药的使用率也在逐年攀升。可药是好药,用不好就是“双刃剑”。医生提醒,老人吃这药得定期检查,血凝功能、心脏、血管、骨头,都得盯着点,别等出了问题才后悔。
说到这,抗凝药的利弊就像家里做饭,火候得拿捏好。药吃对了,能救命;吃不对,可能惹麻烦。老人得学会跟医生沟通,药量、检查、饮食,都得安排得当。平时生活里,少点磕碰,多点运动,心态放宽,日子才能过得舒坦。
这事儿跟咱们的家事似的,老人健康不是小事,得全家一起操心。儿女们也得多陪陪老人,聊聊天,散散步,别让老人觉得自己孤零零的。毕竟,身体好心情好,日子才能过得有滋有味。
抗凝药这事儿,你怎么看?是不是也觉得健康这东西,得一步步小心经营?欢迎大家伙儿一块儿聊聊,分享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