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急跌又回升,科技消费两开花,牛市风向要变了?

2025-08-30 14:00:05
18283

今天股市一开盘就热闹得像菜市场,沪指、深成指、创业板指齐齐上冲,气势汹汹。特别是深成指和创业板指,直接创了年内新高,股民们看着屏幕估计都乐开了花。可到了中午,画风一变,指数突然往下掉,像坐了过山车,吓得不少人心跳加速。不过,下午市场又稳住了,硬生生拉回来,全天冲高回落,整体还是稳稳当当,透着一股牛气。

市场这波操作,其实是正常得很。连续涨了好几天,尤其是深市那边创了新高,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有的资金一看赚够了,赶紧卖了落袋为安,所以盘中才有了那一下“跳水”。但重点来了,市场没崩!每次跌下去,总有买盘像接力赛一样冲上来,稳住阵脚。这说明啥?现在的市场底气足得很,跌不动,场外还有一堆资金等着抄底呢。

沪指这几天一直在短期均线附近拉锯,像两拨人在拔河,谁也不服谁。深市那边呢,新高之后稍微喘口气,稳一稳,准备下一波冲刺。这种节奏其实挺好,涨太快容易累,歇一歇才能走得远。就像跑长跑,中间得调整呼吸,不然哪有力气冲终点?

市场里还有个有意思的变化,资金开始“换口味”了。之前科技股热得像夏天的大太阳,AI、算力、CPO这些概念炒得满天飞。可最近,科技股有点凉了,内部也分了家。有的股票还在涨,有的已经开始往下掉。反倒是家电、食品饮料这些消费股,悄悄冒头了,低位的一些股票甚至开始启动。这背后,是资金在找安全的地方躲一躲,也说明市场不想只靠科技股唱独角戏。

为啥会有这种变化?道理很简单。市场要健康,不能光靠一个板块顶着。科技股把人气带起来了,接下来得有消费股这种“老大哥”来接力。消费股稳,份量重,能让大盘不至于晃得太厉害。就像家里过日子,年轻人爱折腾,赚快钱,但家里得有老底子撑着,才能过得踏实。

再说说板块内部的事儿。现在不管是科技股、有色金属,还是刚起来的消费股,都不是一股脑儿地涨。业绩好的股票,像光模块、服务器这些有订单、有真本事的,表现硬气得很,甚至还能创新高。可那些光靠概念、没业绩撑腰的,震荡一来就露馅,跌得比谁都快。消费股也是,涨的不是全部,而是那些财报亮眼、基本面扎实的龙头。这说明啥?市场现在看重真本事,业绩成了试金石。

数据也能说明问题。过去一个月,科技板块整体涨幅超20%,但最近一周,涨幅前十的科技股里,有八家是业绩翻倍或者订单暴增的公司。而消费板块,像某家电龙头,第三季度业绩预期增长30%,股价直接从低位拉了15%。有色金属里,全球需求旺盛的铜、铝龙头,股价稳得像磐石,小金属的跟风股却坐了滑梯。这告诉我们,市场越来越挑剔,没真材实料的股票,迟早会被甩下车。

震荡归震荡,市场整体还是往上走的。专家说了,这种“急跌-回升”的走势,是强势市场的正常现象。就像人走路,偶尔绊一脚,但马上能爬起来接着跑。震荡其实是好事,给资金调仓换股的机会,也让新板块有空间冒头。股民们这时候可别慌,跌下来反而是捡便宜货的时候。

那咋操作呢?两条腿走路最稳当。科技股还得看,但得挑真有技术的,比如订单多、业绩硬的龙头公司。那些光讲故事、没真本事的题材股,赚够了就赶紧撤,别恋战。消费股、医药股、金融股这些低估值板块,也得盯紧了。它们的上涨慢但稳,能让你的投资组合不那么“刺激”,风险小一点。

业绩这东西,现在就是王道。不管你看中哪个板块,季报得翻仔细了。财报季来了,业绩好的公司,股价大概率稳得住,甚至还能冲一冲。反过来,那些靠吹牛皮炒起来的股票,财报一出可能就得“现原形”。所以,选股的时候,眼睛得放亮,别光听故事,得看数据。

这市场,看着热闹,其实也有门道。咱们得学会看清风向,挑对股票,别光跟风。就像买菜,得挑新鲜的,不能光看外表好看。你说呢,这市场会不会接着给我们惊喜?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