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功能饮料这几年特别火,超市货架上摆得满满当当,年轻人熬夜追剧、加班,学生复习考试,都爱抓一瓶“提提神”。可有人说,这玩意儿喝多了会让人心慌、睡不着,甚至有点焦虑。这到底咋回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功能饮料的那些事儿,直白点说,喝它到底是好是坏?
功能饮料是啥?简单说,它就是一种加了“料”的饮料。里面通常有咖啡因、牛磺酸、维生素,还有些品牌会加人参、瓜拉纳啥的。这些东西听起来挺高级,喝下去确实能让人感觉“精神抖擞”。比如,咖啡因能刺激大脑,让你注意力更集中,感觉疲劳少了;牛磺酸能帮身体更快恢复,减轻累的感觉。
有实验证明,功能饮料确实有点用。科学家拿小鼠做过测试,给它们喝功能饮料后,小鼠跑得更久,体力更好,身体里一些疲劳相关的指标也降低了。喝得越多,效果越明显。不少人熬夜的时候“吨吨吨”灌一罐,立马觉得“满血复活”,这感觉还真不是假的。
但别急,喝功能饮料可不是只有好处。很多人觉得它好喝,甜甜的,像汽水一样,忍不住多喝几瓶。可问题来了,喝多了,咖啡因和糖分就容易超标。咖啡因这东西,适量能让你精神,可过量了,心慌、失眠、焦虑就找上门了。甚至有人喝着喝着,觉得一罐不够,得两罐、三罐才行,这就麻烦了,身体可能会越来越依赖它。
研究说,普通人一天的咖啡因最好别超过400毫克。可一罐功能饮料,咖啡因含量低的50毫克,高的能到500毫克!有些品牌还不老实,瓶子上不写咖啡因多少,你喝着好喝,殊不知已经超标了。比如,有人测了市面上6款常见功能饮料,咖啡因最低41毫克,最高83.49毫克,最高的那个连含量都没标!
再说糖分,功能饮料甜得让人开心,可糖含量也不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摄入别超25克,可有的功能饮料一罐就有37.62克糖!喝一罐就超标了,长期这么喝,龋齿、肥胖、甚至糖尿病、心脏病都可能找上门。2017年,国内有1.3万人因为甜饮料导致的健康问题去世,这数字可不小。
功能饮料也不是谁都能喝的。有些人得悠着点。比如,孕妇和哺乳期的妈妈,喝了可能影响胎儿或宝宝,标签上一般都会写“别喝”。小孩和青少年也不行,他们身体代谢咖啡因的能力弱,喝多了容易睡不好,甚至心情低落。胃不好的人也得小心,咖啡因会刺激胃酸,喝了可能肚子不舒服。
还有,喝药的时候别随便喝功能饮料。有些药跟咖啡因混在一起,效果可能会打折扣,甚至有风险。喝酒的时候更别碰功能饮料,咖啡因会让你兴奋,感觉没醉,结果酒越喝越多,对身体伤害更大。
功能饮料这么火,离不开它“提神”的名号。尤其年轻人,熬夜打游戏、刷剧、加班,觉得喝一罐就能“续航”。可说白了,这东西只能应急,不能当饭吃。长期靠它“续命”,身体迟早得抗议。最好的办法,还是老老实实睡觉,累了就歇,健康最重要。
那为啥功能饮料这么受欢迎?还不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大家都想多挤点时间。学生赶作业,程序员改代码,白领开会到半夜,谁不想来一瓶“满状态复活”?可咱们得明白,功能饮料不是神药,喝多了弊大于利。偶尔喝一罐,解解急没问题,但别当水喝,别拿它当“救命稻草”。
中国这几年在健康饮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国家出了不少指南,告诉大家怎么吃喝才健康。功能饮料的包装上,营养信息写得越来越清楚,提醒大家注意咖啡因和糖。咱们得学会看标签,算算自己一天喝了多少,别稀里糊涂超标了。
说到底,功能饮料有点像“双刃剑”。用好了,关键时刻能帮你一把;用不好,可能会让身体吃不消。咱们得聪明点,控制好量,别贪嘴。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健康可不能拿来开玩笑。
你喝功能饮料吗?是不是也觉得它好喝又提神?但下次买之前,不妨看看瓶子上的营养标签,算算咖啡因和糖的量。生活节奏快,咱们得学会照顾自己,别光靠饮料“硬撑”。你说呢?喝功能饮料的事儿,你有啥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