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控股16亿买“自家”公司,估值暴涨49%,钱花得值吗?

2025-09-09 13:00:05
18410

武汉控股要掏16亿,买下武汉城投手里的市政院100%股权。这可是个大动作!可市场却炸开了锅,大家都在问:这钱花得值吗?

这笔交易有点像家里兄弟之间倒腾东西。武汉控股和市政院都归武汉城投管,算是“一家人”。但这“左手倒右手”的买卖,却让不少人捏了把汗。市政院的估值高不高?业绩承诺靠不靠谱?还有那堆积如山的应收账款,会不会是个大坑?

武汉控股是干啥的?简单说,它主要搞污水处理和工程施工,是武汉环保和基建的老玩家。过去几年,公司收入看着不错,2022年28.94亿,2023年31.03亿,2024年涨到37亿。可赚钱能力却不咋地,2022年和2023年扣非净利润连年亏,分别是-0.24亿和-0.257亿。2024年好不容易赚了0.6亿,还是靠政府补贴和调价撑着,核心业务并没啥起色。

主业不给力,武汉控股就想通过收购来拓展地盘。市政院是个老牌设计院,1954年就成立了,业务包括城乡规划、工程设计、项目监理等,跟武汉控股的施工业务能搭上,理论上能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营,串成一条龙。可问题来了,这交易是跟“自家人”武汉城投做的,公不公平,谁说得清?

说到这16亿的估值,市场吵翻了天。市政院2023年赚了7088.98万,2024年5980.3万,2025年一季度1831.36万,业绩还算稳定。可这16亿估值,换算成市盈率是26.01倍。啥意思?就是说,武汉控股得花26年的利润才能回本。投行专家杨明直言:这价格在设计行业里偏高了!

更让人疑惑的是,14个月前,市政院整体估值才10.72亿。怎么一转眼就涨到16亿,涨了49.2%?市政院的业绩没啥大爆发,凭啥值这么多?武汉控股拿了18家同行业公司对比,说行业平均市盈率37.84倍,市政院的26.01倍不算高。可这算法有猫腻!他们选的公司里,华维设计的市盈率高达89.47倍,硬生生拉高了平均值。专家说,如果算中位数,行业市盈率只有21.81倍,市政院的估值明显偏高。

再看交易案例,工程设计行业的并购,平均市盈率才16.03倍,中位数15.65倍,市政院的26.01倍更是高得离谱。杨明直摇头:武汉控股一会儿用平均值,一会儿用中位数,明显在“挑数据”让估值显得合理。这账算得,谁信啊?

为了堵住市场的嘴,武汉城投给市政院打包票,承诺未来几年利润大涨。如果交易在2025年底前完成,市政院2025年要赚9031.67万,2026年11314.28万,2027年11738.71万。这增速可不低,2025年比2024年要多赚51%,2026年再涨25.3%。可市政院过去一年利润还跌了15.6%,这目标靠谱吗?

更要命的是,市政院的业绩靠武汉城投“喂”。2023年和2024年,市政院从武汉城投那儿接的单子占了收入的16.59%和18.97%。作为大客户,武汉城投一句话就能决定订单多寡。专家吕超凡警告:这种关联交易,承诺期内可能靠“放水”把业绩做漂亮,承诺一过,业绩就可能掉链子。到头来,吃亏的还是武汉控股的小股东。

如果说估值和承诺只是“纸面问题”,市政院的应收账款才是真金白银的麻烦。2023年,市政院应收账款9.52亿,合同资产5.73亿,占总资产的59%。到2024年,这俩加起来占69.32%,2025年一季度更高,达到70.03%。啥意思?公司七成资产是“别人欠的钱”,还没拿到手!

更糟的是,这些欠款里,五年以上的老账居然比一年内的还多。2025年3月底,市政院应收账款总共15.87亿,五年以上的占4.34亿,超过一年内的4.19亿。这么多老账,收得回来吗?会计专家张颂扬说,合同资产风险更大,可能因为项目没验收或者设计有问题,根本收不到钱。

应收账款高,钱收不回来,公司的现金流自然就惨了。2023年,市政院经营现金流还有1.14亿,2024年直接变-2.57亿,跌了326%。吕超凡直言:现金流是公司的命根子,长期负数,得靠借钱或股东输血才能活下去。长此以往,正常生意都可能干不下去了。

这笔16亿的买卖,本想让武汉控股业务更强,结果却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市政院的估值高得离谱,业绩承诺看着像画大饼,应收账款更是埋了个大雷。武汉控股的主业本来就晃晃悠悠,再背上这包袱,日子怕是更不好过了。

这事儿还没完。市场还在盯着,监管估计也得问几句。武汉控股要是想让大家信服,得把账算明白,把理说清楚。你说,这16亿花得值不值?大家心里都有杆秤,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