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8年前以239亿元创下深圳土拍纪录、规划700米"中国第一高楼"的世茂深港国际中心,如今面临68亿元收地方案,这场估值缩水超七成的争议背后,各方仍在博弈。
收地方案浮出水面,68亿补偿引争议
近日,中信信托·深圳龙岗融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2025年第一次受益人大会的表决文件在网络流传,核心议题是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相关土地及地上物的处置方案。其中一项方案显示,拟以土地整备方式收回12宗土地及地上物,补偿款合计约68亿元。
图源:资料图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该地块正是2017年世茂集团以239.43亿元竞得的龙岗商业用地,当时创下深圳土地市场总价第二高纪录。如今68亿元的补偿金额,按世茂集团公开函的说法,"不足原价值的1/3"。
截至目前,深圳市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表示暂未收到收回通知,方案仍处于投票阶段,最终结果将在7月底受益人大会揭晓。中信信托方面则明确,补偿款将分阶段支付,15%于正式协议签署后2个月内支付,35%于半年内支付,剩余部分不晚于2027年1月31日前付清。
从"中国第一高楼"到停工搁置
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曾是深圳备受瞩目的标杆项目。按照最初规划,这个总投资超500亿元的综合体,将包含深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青年创业中心、演艺中心等多元业态,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栋规划高度700米的超高层建筑,目标直指"中国第一高楼"(当时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632米)。
为推进项目开发,世茂通过中信信托融资维持建设。但随着房地产行业调整,世茂集团出现流动性危机,项目于一年多前停工,此后经历两次法拍均告失利,最终进入以物抵债流程,处置权移交至信托计划投资人手中。
多方角力:规划争议与诉讼僵局
世茂集团对68亿元收地方案的反对,不仅源于价格落差。其在公开函中提到,项目开发受阻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出让后始终未明确主塔建筑高度"。尽管曾获民航部门批复700米高度,但因未取得600米以上建设规划设计条件,始终无法获得有效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导致开发停滞。
图源:资料图
2024年9月,世茂已就土地出让合同问题向深圳市盐田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主张合同无效并要求行政赔偿,案件历经两次庭审,中信信托作为旁听方参与,目前仍在审理中。世茂方面认为,当前收地方案可能影响诉讼进程,建议各方协商"退地退款"或"调规改性开发"等替代方案,以最大化各方利益。
结束语:从239亿元的地王神话到68亿元的收储方案,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命运转折,既是企业经营与行业周期交织的缩影,也折射出大型城市项目开发中规划协调、风险防控的复杂命题。7月底的受益人大会表决结果,或将为这一争议画上阶段性句号。
(内容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