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柿子红彤彤,大妈手工胡辣汤香翻天,简陋石洞却人气爆棚

2025-07-14 13:00:24
18191

河南一座荒山,柿子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子,像给大山披上了彩衣。山顶有个平坦的石洞,成了附近大爷大妈的“秘密基地”。他们在这儿忙活,端出一碗碗热腾腾的胡辣汤,配上金黄的油条,香得让人直流口水。

胡辣汤是河南人的心头好,早餐桌上少不了它。这东西起源于周口市西华县,微辣,营养足,啥都能搭。甭管是馒头、包子,还是油条,往胡辣汤里一蘸,味道绝了,保你吃得停不下来。

大伙儿聚在石洞里,忙得不亦乐乎。大妈们围着水盆,手脚麻利地洗面筋。面团揉好,醒几分钟,再加清水搓洗,洗到水变浓稠,再换清水继续洗。洗出来的面筋软乎乎,吃着特别有嚼劲,比机器做的强多了。

洗好面筋,胡辣汤的“重头戏”开场了。大锅架在柴火上,烧得噼啪响。山上柴火多,用它煮汤,香味儿格外浓。锅里加清水,丢进海带丝、炸豆腐丝,大火煮开后,把面筋抖成小碎块,有人拿铁铲不停搅拌,汤慢慢变稠。

汤煮得差不多了,调料登场。五香粉、胡椒粉、盐,一样不少,最后撒点菠菜,淋上香醋和芝麻香油。香味扑鼻而来,隔老远都能闻到。一锅胡辣汤,热气腾腾,看着就让人馋。

另一边,大爷们忙着炸油条。油锅里的油有点黑,但炸出来的油条金黄金黄,咬一口又酥又脆。客人排队等着,自己拿碗筷,一碗胡辣汤配两根油条,简单却满足。山上的环境简陋,卫生条件一般,但吃的人照样开心。

这胡辣汤和油条,城里可吃不到这味儿。机器做的汤总觉得差点火候,哪比得上这手工的?大妈们用清水代替羊肉汤,味道却一点不差,全靠老手艺。吃着这碗汤,就像回到了小时候,暖胃又暖心。

大家伙儿聚在这儿,不光是为了吃一口饭。石洞里热热闹闹,像个大家庭。大爷大妈们一边做饭,一边聊天,笑声不断。山上的柿子红了,日子也跟着红火起来,透着股简单又实在的幸福。

胡辣汤这东西,背后还有点讲究。据说它最早是穷苦人想出来的吃法,材料简单,填饱肚子还能暖和身子。现在它成了河南的招牌美食,连外地人都爱得不行。2023年,河南餐饮协会统计,胡辣汤在全省早餐消费里占了三成,可见它多受欢迎。

在这荒山上,大爷大妈们守着老手艺,做出了一碗碗有灵魂的胡辣汤。吃的人不光填了肚子,还品出了生活的滋味。有人说,这汤里煮的是乡愁,喝一口,满满的回忆。

你说,这胡辣汤的魅力在哪儿?是老手艺的坚持,还是大家伙儿聚在一起的热闹劲儿?或许各有各的答案。下次路过河南的荒山,你会不会也想停下来,尝一口这碗热乎乎的胡辣汤?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