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最近地产圈有个事儿挺让人琢磨——新世界发展这波操作,左手刚揣进近千亿融资,右手就把自家的核心资产摆出来卖了。
上海K11写字楼要易主?28.5亿的售价不一般
7月头几天,市场上就传开了:新世界要把上海淮海中路K11的写字楼部分卖了,标价28.5亿。这可不是随便一栋楼,光是建筑面积就有8.1万平方米,占了整栋香港新世界大厦的一大半。
说起来,这栋楼在上海可是响当当的地标。淮海中路核心商圈,总建筑面积11.6万平方米,写字楼占了80549平方米。2013年郑志刚接手家族生意后,花4亿把楼下改成了内地第一个K11艺术购物中心,成了年轻人打卡的好去处;2021年更是砸了33.75亿把剩下的股份也买了,实现100%控股。这才三年多,就把最主要的写字楼部分拿出来卖,任谁看了都得嘀咕几句。
“确实在挂牌,已经有买家在谈了。”上海一家做商业地产的朋友跟我说。我去问新世界,对方就说“一切以公告为准”,没多透露。
一边拿882亿融资,一边卖楼,这账怎么算?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时间点。6月30日,新世界刚宣布搞定了882亿港元的债务再融资,把还款期推到了2028年,等于多了三年缓冲。按说手里有了钱,该松口气,怎么反而急着卖资产?
有行业人士称,“这882亿看着多,其实更像是‘借新还旧’,不是真的有新钱进来,只是把到期的债往后挪了挪,利息该还还是得还。”
翻开新世界的财报发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其综合债务净额有1246.3亿港元,比半年前还多了近10亿。这里面,一年内要还的就有322亿港元,可账上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才218亿港元。这么一算,资金缺口明明白白地摆在那儿。
卖卖卖成常态?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其实新世界这两年卖资产早就不是新鲜事。2024年9月,就有消息说要把香港尖沙咀的K11ArtMall卖了,喊价90亿港元,后来听说因为价格没谈拢,没成;2025年3月,杭州一栋值10亿的甲级写字楼也挂出来了;再早点,荃湾的愉景新城商场以40.2亿港元卖了出去。光是2024财年,通过卖非核心资产就回笼了80亿港元。
今年2月新上任的行政总裁黄少媚,一上来就说“减债是头等大事”,还拿出了“七招减债”的办法,卖项目、处理不那么重要的资产、盘活手里的土地都在其中,目标是2025财年通过卖楼和资产处置拿到260亿港元。到6月25日,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
结束语:882亿融资也好,28.5亿卖楼也罢,新世界的每一步都在债务和现金流之间找平衡。地产行业现在日子不好过,这样的资产腾挪恐怕只是开始,怎么在还钱和发展之间找到出路,还得慢慢看。
(内容综合自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