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猛喝水害她脑梗!三高老人,这3个习惯要不得?

2025-07-04 17:03:30
18720

赵阿姨67岁,退休后每天乐呵呵地在社区当志愿者,觉得自己身体棒得很。可就在上个月,她早上起床突然头晕得像天旋地转,话都说不清了。家人吓得赶紧送她去医院,一查竟是脑梗!

她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没高血压,也不抽烟,怎么就摊上这事儿了?医生一问才知道,赵阿姨有个十多年的老习惯:早上醒来就猛灌一大杯凉水,还不吃早饭。谁能想到,这个“养生”习惯竟然成了脑梗的导火索!

脑梗这东西,听着吓人,其实跟我们每天早上的小动作脱不了干系。尤其是有三高、血管硬化的人,早上稍不注意,风险就翻倍。血栓是脑梗的罪魁祸首,而它就藏在你一睁眼做的几件事里。

早上猛喝水,很多人觉得这是健康标配,以为能冲刷毒素、稀释血液。可清晨血液本来就黏稠,身体还没缓过来,你猛灌一大杯水,血量突然增多,心脑血管得扛多大压力啊!尤其是血管弹性差的人,这么一折腾,脑供血可能出问题,甚至血管有破裂风险。

医生说了,早上醒来别急着灌水。先坐起来缓几分钟,再小口喝点温水,100到150毫升就够了。凉水也别碰,容易让胃肠抽筋,血压跟着乱窜。

还有人早上闹钟一响,嗖地一下就蹦起来,觉得精神抖擞。可这对血管来说,就是一次“硬碰硬”。睡一夜,血压和心率都低,突然起身,血压一下飙高,血管要是已经有点堵,随时可能“爆管”。

中老年人血管没年轻时那么有弹性,猛起床容易头晕眼花,甚至手脚发麻。医生教了个“三步起床法”:醒来先睁眼躺一分钟,再坐起来靠一分钟,最后再下床。稳稳当当,血压不乱跳。

早上第一泡尿也很关键。憋了一夜,膀胱胀得满满的,会刺激神经,让血压升高。很多人醒来不急着上厕所,先刷手机、喝水、洗脸,血压就一直高着,脑子血管压力山大。有数据说,早上6点到10点是脑梗高发时段,血压和血液黏稠度都在顶峰。

医生提醒,醒来第一件事最好是去厕所,把尿排了,血压能稳一点。别小看这点小动作,作用大着呢!

脑梗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它是日积月累的“债”。清晨只是最后一击。夜里睡觉,身体水分流失,血液流动慢,红细胞和血小板容易抱团,早上就成了血液最黏稠的时候。

再加上早上血压变化大,医学上叫“晨峰血压”。从夜里低谷到早上突然升高,血管壁要是有点斑块,血压一冲,斑块可能裂开,血栓就跑出来堵血管了。数据说,晨峰血压高的中老年人,脑梗风险比一般人高30%。

清晨还是神经系统的“换挡期”。睡了一夜,身体从休息模式切到活跃模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可这切换对三高人群来说,像是给老旧机器突然加速,容易出岔子。糖尿病、高血脂的人尤其要注意,血管供血一乱,脑梗就可能找上门。

咋办?早上醒来别急着跳下床,躺在床上动动脚趾,扭扭脚腕,帮血液缓缓流动。喝水也悠着点,温水小口喝,别空腹灌凉水。排尿别拖,先去厕所再干别的。

早上锻炼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很多人喜欢晨跑晨练,但对血压高的人来说,清晨剧烈运动风险不小。最好等身体活动半小时后,做点散步、拉伸,温和点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说,早上剧烈运动的人,心脑血管事件风险高出15%。

有三高或者家族有脑梗病史的人,最好每天早上7到9点量量血压。如果晨峰血压超过135/85毫米汞柱,得赶紧找医生调整药。别不当回事,数据说,脑梗患者里有60%的人,平时没好好管晨峰血压。

脑梗这东西,防比治重要。它就像个悄悄藏在你生活里的定时炸弹,尤其清晨这些小习惯,可能就是点燃它的火苗。赵阿姨现在可后悔了,早知道就不那么猛喝水、不那么急着起床了。

咱们每天早上多留点心,给身体点温柔,别让“好习惯”变成坏隐患。毕竟,健康的身体才能陪咱们看更美的风景。你说是不是?明天早上,试试慢点起床、小口喝水、先上厕所,脑子清醒,日子也舒坦!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