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新闻
天天在线汽车
天天在线文旅
天天财经116
天天在线App
足球场上的伤痛,谁还没崴过脚?最近苏超联赛火得不行,球场上的激情碰撞看得人心潮澎湃。可踢球的快乐背后,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运动损伤。江苏省中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瑶最近做客节目,聊了聊足球运动中常见的伤病和应对办法。别小看这些小伤,拖久了可能变成大麻烦!
大腿、小腿、踝关节,这些地方最容易“中招”。黄瑶说,踢球时肌肉和关节负荷大,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拉伤。比如,快速冲刺时,大腿后侧的肌肉容易被拉得太紧,直接“咔”一下就伤了。踝关节更惨,铲球时一个不小心扭到,可能韧带就拉伤了,严重的甚至骨折。数据也挺吓人,足球运动中,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损伤占了运动伤害的60%以上。
膝关节为啥这么容易受伤?踢球时,急停、变向、争顶落地,这些动作让膝盖承受的压力特别大。黄瑶提到,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和半月板特别脆弱,一旦落地姿势不对,膝盖侧翻,韧带可能直接撕裂。医院的数据显示,每年因为足球导致的膝关节手术中,交叉韧带损伤占了三成。髋关节也好不到哪去,高速跑动时,髋部得稳住全身,稍微用力过猛就可能出问题。
怎么判断伤得重不重?黄瑶给了三个简单标准:看肿胀、疼不疼、能不能动。崴了脚后,轻轻肿了点,休息几小时没事了,那问题不大。可如果肿得像个包子,皮肤还发亮,赶紧去医院,可能血管或软组织伤得不轻。疼痛也一样,活动时有点疼还能忍,可能是小拉伤;但要是站着都疼得受不了,八成是肌肉或骨头出了大问题。活动障碍更直观,关节完全动不了,或者形状都不对了,十有八九是脱臼或骨折,得马上处理。
急救处理得讲科学,不能乱来。黄瑶特别提醒,踝关节或膝关节受伤后,第一时间得“稳住”,别让受伤的地方再动。用护具或绷带固定住,千万别硬撑着继续踢,那可能把小伤搞成大伤。腰部受伤更得小心,最好平躺别乱动,不然可能伤到脊柱,问题就大了。头部或颈部受伤更麻烦,撞击后如果人晕过去,千万别随便挪动,保持平躺,解开衣领,确保呼吸顺畅,赶紧叫救护车。
有些伤看着没事,其实隐患大。黄瑶说,踝关节的距腓前韧带特别容易被忽视。崴脚后不当回事,过段时间又崴,几次下来,关节可能就不稳了。数据表明,反复崴脚超过3次,30%的人会出现慢性关节不稳,时间长了可能导致软骨磨损。膝关节也一样,踢球后感觉关节卡顿、发出响声,可能是半月板或韧带出了问题。医院统计,膝关节隐性损伤如果不及时处理,40%会发展成慢性炎症,甚至关节退化。
比赛中也得悠着点。黄瑶提醒,普通人别学职业球员,身体素质差远了。踢球时觉得关节疼或者肌肉抽筋,赶紧慢下来,别硬撑。补水补能量也很重要,比赛间隙吃点香蕉,喝点运动饮料,能补充电解质,保持体力。数据显示,电解质不足会导致肌肉疲劳,受伤风险翻倍。动作也得规范,急停变向别太猛,量力而行最安全。
踢完球别以为就完事了,赛后修复不能少。黄瑶建议,比赛后赶紧补点高蛋白食物,比如鸡蛋、牛奶,帮肌肉修复。冷敷15分钟也能缓解肌肉酸痛,抬高腿还能减轻肿胀。如果有筋膜枪,用来放松一下效果更好。研究表明,赛后科学恢复能把肌肉劳损的概率降到20%以下。睡眠也别忽视,睡得好,身体恢复得更快。
拉伸也有门道,赛前赛后完全不一样。赛前是动态拉伸,激活肌肉,比如髋关节环绕、膝关节屈伸,增加柔韧性。赛后得静态拉伸,慢慢拉长肌肉,缓解紧张感。比如站着拉伸小腿,保持15到30秒,每组做两三遍,能让肌肉放松,血液循环更好。黄瑶说,正确的拉伸能把赛后酸痛感降低30%,效果立竿见影。
装备选得好,受伤少一半。球鞋得根据场地选,人工草皮用碎钉,真草皮用长钉,抓地力强才稳。鞋码别太紧,留点空间给脚趾,不然容易磨伤。运动袜也要选专业的,足跟加厚,能减少摩擦。护腿板别贪便宜,轻量化的最好,儿童还得选带泡沫内衬的,缓冲效果强。有旧伤的人,护踝或肌效贴得用上,医院数据显示,佩戴护具能降低20%的复发风险。
体型也影响运动选择。高瘦的人灵活,适合踢足球、打篮球,但肌肉力量弱,别轻易尝试橄榄球这种硬碰硬的运动。肥胖的人得小心,体重大会让关节压力倍增,游泳是更好的选择,水里浮力大,关节负担小。黄瑶说,肥胖人群先减脂,体重降到正常范围再加点增肌训练,能让身体更抗造。数据显示,BMI控制在24到28,运动受伤率能降低40%。
中国足球热潮正旺,各地业余联赛如火如荼。黄瑶的建议不只是给球员,也是给每一个爱运动的人。科学运动,选对装备,及时处理伤病,才能让足球的快乐不被伤痛打断。你是不是也遇到过崴脚、拉伤的烦恼?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故事,咱们一起聊聊怎么踢得更安全、更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