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亿理财市场火爆,银行降费抢客户,你敢投吗?

2025-09-13 16:30:05
18609

银行理财市场火了!2025年6月,全国理财产品总规模冲到30.67万亿元,比去年底涨了2.4%,比前年猛增14.44%。这钱来得可不简单,背后是大家对理财的热情越来越高。

规模大了,产品也多了。2025年6月底,全国有4.18万只理财产品,比去年底多了3.78%。固定收益类产品占了大头,97.78%的规模都归它们。现金管理类产品却在缩水,占比从2023年的29.53%掉到22.04%。为啥?大家更喜欢收益稳、回报高的固收类产品。

收益率却在往下走。2024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2.65%,比2023年的2.94%低了不少。债券市场利率跌了,银行存款利率也降了,理财产品自然跟着掉。新发的固定收益类产品,2024年12月平均基准利率2.53%,比前年低了0.68%。权益类产品有点不一样,2025年4月收益率蹦到6%,但之后几个月没新品出来。

银行存款利率降得更快。2025年5月,三年期定存利率才1.711%,比理财产品的2.82%低了一大截。老百姓算盘打得精,存款收益低,钱就往理财跑。过去那种季末存款和理财“跷跷板”现象也不明显了,理财规模稳稳往上走。

银行之间竞争可激烈了。股份制银行的理财公司最能抢市场,占了45.31%的份额,国有大行占33.08%,城商行占11.04%。股份制银行动作快,产品设计灵活,客户爱买单。国有大行也不甘示弱,费率降得狠,吸引更多普通人。

投资者口味也在变。2024年,保守型和进取型的人越来越多。稳健型投资者还是最多,占33.85%,但保守型和进取型的比例涨得快。保守型想要稳稳的收益,进取型愿意冒点险博高回报。银行看准这点,产品设计越来越贴心。

产品期限也在拉长。2025年上半年,1到3年的理财产品最火,占了48.83%的募集规模。老百姓想锁住高收益,宁愿把钱放久一点。短期的3到6个月产品,占比却从31.4%降到23.67%。大家的心思很清楚:收益高更重要。

市场这么火,银行理财公司也得拼。债券占投资的55.6%,现金和存款24.8%,权益类资产只有2.4%。债券市场一波动,理财产品就跟着抖。2024年10月,破净率冲到7.6%,2025年3月也有5.36%。银行只好降费率,国有大行和城商行费率降得多,股份制银行稳住阵脚,靠收益吸引客户。

监管也在加码。2025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出了新规,银行代销理财得更小心,尤其是对老年人,不能随便推高风险产品。业绩基准也得说清楚,不能糊弄人。未来可能还会有第三方机构帮着评风险等级,但具体怎么干还没定。

银行理财要想更牛,还得下功夫。投研能力得强,产品不能都长一个样。有的银行开始试水权益类、黄金类产品,甚至瞄准AI产业链,想抓住科技股的热潮。客户需求不一样,银行得设计更多专属产品,比如给老年人做的养老理财。

渠道也得跟上。银行和理财公司得联手,围绕客户需求做产品。光靠自己单打独斗不行,得把客户资产配置当大事。2024年,禁止“手工补息”后,理财规模没受太大影响,说明老百姓对理财的信任还在。

未来咋办?银行得打破“内卷”,做点不一样的。丰富产品线,增加权益类投资,满足爱冒险的客户。监管会更严,银行得更规范,但机会也多。只要抓住老百姓的需求,银行理财还能更上一层楼。你说,这市场热不热?大家伙儿是不是也想分杯羮?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来自原作者,不代表天天在线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任编辑:水仙花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