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即将投入运营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是国家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新建40万平方米的T3航站楼和27万平方米的综合交通中心。
    协同发展十一年|北京将联合津冀打造“首都通勤圈”
    交通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11年来,三地谋定发展,以轨道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加密,初步建立了区域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冰雪之名共赴未来
    测试赛紧锣密鼓、身份注册卡启用、交通基础设施改造完毕……从竞赛到服务保障,冰雪界的“专家团”和哈尔滨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正为这场冰雪盛宴全力以赴。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我国交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今年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运输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青海省7个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
    2024年青海省7个重点交通项目于11月29日建成通车。这些项目建成通车后,青海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50公里,标志着青海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发布
    10月9日,新中国成立75年来北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对外发布。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
    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智能列车从长城脚下飞驰而过,农村公路翻山越岭通达千家万户,穿江过海、飞翔蓝天,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一次次跨越中不断实现自我突破。
    到内地打球、跑马……“十五运”筹办加速大湾区融合
    近年来,粤港澳三地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和通关便利化的“软联通”不断提速,到内地打个球、跑个马、看场球,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港澳居民的生活方式。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总书记指出,要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高水平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提高江铁海多式联运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基础设施“加数” 航运发展“提速”
    作为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设是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交通运输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卫星视角看中国|循着总书记关切,看京津冀交通“陆海空”之变
    十年来,三地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高速路网日益完善,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振翅欲飞”,津冀港口群协作成效日益凸显……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数字看“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跑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十年来,三地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奔跑。
    北京门头沟灾后恢复重建整体规划获批
    《规划》围绕村庄安置重建、市政交通基础设施提升、综合防灾体系建设、产业转型发展等13个方面统筹谋划,标志着门头沟区全面统筹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和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进入快车道。
    重大工程加快进度 多路资金力挺交通基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除专项债有望加快发行使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也可能加大发行量,以补充项目资本金,支持基建投资。
    40亿!绍兴交投优质企业债获证监会首批注册
    绍兴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绍兴市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建设主力军、高速管理运营主体及交通综合产业服务商。
    北京市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117亿元
    总书记四次考察广东蕴含深意
    总书记这次在广东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湛江市,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加强红树林保护、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调研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湛江市,先后考察了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广东海南相向发展、优化水资源配置等情况。
    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助力协同发展“加速跑”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九年来,三地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如今,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交通一体化成果正更多更好地惠及三地人民。
    地方债发行再提速!一季度新增地方债超1.35万亿元
    从发行数据来看,2022年地方债整体规模低于2021年,但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高于2021年。新增专项债资金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为拉动基建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