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做好国庆中秋重点传染病防治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整体来看,在持续落实好各项防治措施的基础上,国庆中秋前后及秋冬季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可控。
    智慧监测、科学救治:传染病防治新法新在哪?
    传染病防治工作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事关守护人民健康。今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正式实施。
    智慧监测、科学救治:传染病防治新法新在哪?
    ​传染病防治工作事关公共卫生安全,事关守护人民健康。今年9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正式实施。
    广东近一周新增报告2426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康敏表示,近期江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出现反弹,当地已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全力以赴开展疫情防控。
    日本确诊一例猴痘病毒“分支Ib”毒株感染病例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与猴痘患者密切接触感染。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江苏南通通报一例霍乱确诊病例:患者已基本痊愈,可疑源头场所已进行相应消杀处置
    江苏南通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月9日发布《关于通州区二甲镇一例急性肠道传染病处置情况的通报》。
    孟加拉国今年以来已有110人死于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基孔肯雅热新发病例持续下降 尚未发现后遗症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任东升表示,佛山基孔肯雅热疫情从高峰期的每天600多例,稳步下降到每天100例以内,说明前期的防控措施成效进一步巩固。
    香港新增2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
    香港报告新增3例基孔肯雅热输入病例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感染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在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流行范围呈持续扩大趋势。
    夏天蚊子咬一口,传染病找上门,你家防好了吗?
    蚊媒传染病怎么防?——国家疾控局解答热点关切
    针对基孔肯雅热,充分休息、补充液体以及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可缓解部分症状。
    基孔肯雅热的11个关键问题,中国疾控中心:一次说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和肌肉疼痛,多数患者1周内会好转,但30%—40%患者关节疼痛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小”蚊虫带来“大”麻烦?牢记这四点有效预防
    ​夏季气温攀升、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中国疾控中心16日发布专门健康提示,提醒公众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显著增加,要警惕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做好清除蚊虫孳生地、防蚊灭蚊等预防举措。
    日本今年累计百日咳病例已达去年近8倍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潜伏期一般为7至10日。患者初期呈感冒症状,之后会出现特有的痉挛性咳嗽。
    疾控专家:新冠疫情稳定下降
    全国新冠疫情自5月下旬达到今年第一个相对高位后,已连续三周下降,进入稳定下降通道。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处于较低流行水平。
    关注猴痘等传染病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健康防护提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2025年6月需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登革热、人感染禽流感和猴痘等传染病,食物中毒和高温中暑。
    中国疾控中心:查收这份端午节和高考健康提示
    据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结果,当前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优势流行株为XDV变异株的第六代亚分支NB.1.8.1,致病力未发生明显变化,疾病临床严重程度未发生明显变化,现有检测与治疗手段依然有效。
    国家疾控局:全国新冠疫情上升趋势减缓
    据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监测结果,2025年3月以来,全国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处于低水平,新冠疫情呈现逐渐上升态势。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疫情已达高点或呈下降趋势。
    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人就《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答记者问
    世界各国希望借此改善全球卫生健康治理,推动解决新冠疫情期间世界各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应对乏力等问题,提升全球预防、防范和应对下一个传染病大流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