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新闻

  • 天天在线汽车

  • 天天在线文旅

  • 天天财经116

  • 天天在线App

    天天在线
    推荐|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专题|直播
    全部新闻财经汽车消费房产康养文旅北京影视24H直播曝光台
    培育良种“中国芯” 端牢中国饭碗
    盛夏的海南,诸多农作物新品种的夏收、夏种、夏管同时上演。
    高温少雨持续 日本多地水库蓄水量告急
    日本媒体8月1日报道,由于高温持续和降水减少,日本多地严重缺水,部分水库蓄水量告急,农作物收成受到影响。
    气候变化加剧极端高温 多国生产生活受影响
    ​今年北半球入夏以来,多国遭遇极端高温侵袭,中暑病例激增、农作物减产、森林火灾频发……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威胁人类健康与社会运转。
    高温“烤”验 保灌解“渴”——北方多地夏管一线见闻
    ​连日来,高温持续席卷北方,多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局地达40℃以上,农作物灌溉需求不断增加。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全力为农作物保灌解“渴”,保障秋粮正常生产。
    拓展农业合作 深化减贫交流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深入开展农业合作,农产品贸易不断扩大,农业技术交流日益密切,不仅提升了中亚农作物产量、质量,增加了附加值,还丰富了中国和中亚国家老百姓的餐桌,让更多人通过发展农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在希望的田野上
    如今,全国已育成的农作物新品种中有70%以上经过南繁选育。通过南繁,我国主要农作物完成了6至7次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
    田间好“丰”景 夏收正当时
    夏收、夏种、夏管是全年农作物种植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6月上中旬,北方主产区冬小麦进入集中机收阶段。
    让麦田喝上“聪明水”、百合种植新技术……清明时节农事忙
    进入清明节气,各地都在抢抓农时开展农业生产,为夏秋农作物丰收打下基础。
    “有进有出” 农业农村部加快推动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
    记者3月29日从农业农村部获悉,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新一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公告。
    四川筠连山体滑坡造成10人遇难19人失联
    截至17日12时,此次山体滑坡灾害造成2人受伤、10人遇难、19人失联,10户房屋被掩埋,100余公顷农作物受灾。
    野猪“肇事”频发,什么原因?遇到怎么办?
    数据显示,野猪在我国28个省份有分布,数量达到200万头,其中野猪致害省份达26个。野猪破坏农作物给农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野猪还会危害畜禽、伤人致残、引发交通事故等。
    金秋好“丰”景
    ​金秋十月,各地的农作物逐渐成熟,农民抢抓农时忙秋收,田间地头处处好“丰”景。
    台风“山陀儿”在菲律宾已致5人死亡
    据菲减灾委初步统计,台风“山陀儿”在菲北部引发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导致超24万人受灾,当地基础设施和农作物因灾损失已超10亿菲律宾比索(约合人民币1.25亿元)。
    缅甸严重洪灾已累计造成419人死亡
    受季风及台风“摩羯”余波影响,缅甸多地近日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洪灾已造成超过14万人受灾,大量农作物、道路、桥梁和通信基站等遭损毁。
    农业生产如何应对汛期
    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重点对重灾区农作物改种补种、水毁农业设施修复、疏渠排涝等防汛救灾措施……
    文化中国行·诗意节令|处暑:新凉直万金
    处暑,是夏天的尾声,也是秋天的序曲。元代文人吴澄编著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时节也是农作物成熟和收获的关键时期。
    防汛关键期要注意旱涝急转 如何防范应对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我国旱涝并发、南涝北旱、旱涝急转特征明显。尤其旱涝急转现象,不仅会导致农作物受灾,还会引发次生灾害,需格外警惕。
    小小枸杞让中国西北荒漠“披绿生金”
    鸣沙镇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曾经风沙肆虐,境内沙地、盐碱地较多,农作物很难成活。同时当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工业污染。
    强降雨致福建58万余人受灾 当地积极开展抢险救援
    截至18日19时,强降雨已造成福建省6个设区市40个县(市、区)507个乡镇58.6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37.19千公顷。
    全力以赴保春耕——我国最大钾肥生产基地一线见闻
    钾肥被称为粮食的“粮食”,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地处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各类盐资源总储量达600亿吨,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